基于媒介生态学视角的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的功能研究
【摘要】 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发展迅猛的新媒体时代,微博、博客、网络论坛等新媒体是这个时代特有的产物,其发展势必会冲击传统媒体。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在2010年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发布会上曾指出,当前无处不在火热的新媒体已经深深植根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诸多领域,成为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浪潮中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的“命门”。事实上,新媒体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其内涵与外延是与时俱进的。进入新媒体时代,由于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我国新闻信息传播的方式,新闻信息出现海量化、碎片化、多元化、丰富性等特征,其传播过程主要以即时性、互动性、广纳性最为显著,媒体形式由单一向多媒体融合形态发展,媒介载体由非数字化向数字化主导方向发展,媒体形式和媒介载体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正基于此,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媒体的传播规律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民主意识也都在发生剧烈变动。新闻评论作为新闻传媒的重要传播方式,对舆论的影响越来越大,而舆论对社会的影响力也日渐重大。那么,研究当前媒介环境下的新闻评论的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首先,本文探讨了新媒体时代下新闻评论与媒介生态的互动关系,并对当前媒介生态环境下新闻评论的生态位进行分析,得出媒介生态的变化是新闻评论功能变化的土壤。接着重点探究了新闻评论功能的嬗变,主要变化有:舆论引导功能的强化、舆论监督功能的强化、表达民意功能的强化、具有对话与讨论冲突的功能、具有“排气阀”和心理疗治的功能、具有社会整合和促进文化传播的功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新闻评论功能变化的趋势。最后,提出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功能变化的影响及其有效应对之策。
第1章绪论
1.1新媒体及新媒体时代界说
新媒体不仅仅是媒体,而且是超媒体,他们已经深入到人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个时代都有新媒体,用历史的眼光来看,被称为新媒体的媒体形态只是被打上了某一个时期的时代印记,显然,报纸在当代时代环境下已不能被称为新媒体,而在400多年前的工业革命时期,新媒体就是报纸。电子时代,广播和电视是新媒体。信息时代,新媒体是互联网,然而,互联网却不是传播媒介的终结方式,以互联网为基础产生的手机短信、手机电视、微博客等新的传播媒介和传播形式层出不穷,也都可被称之为新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往往在很短时间内便制造出新的媒介产品,这些产品未经精确定位都可被归为新媒体。此时“新媒体” 一词中的“新”仅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较于“旧”、“传统”等词而言的,新媒体所包含的媒介形式仍然处于不断发展之中。那么什么叫新媒体,实在地说,不断超越人们想象的新的传播形式,正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定义。?至少在这样一个新媒体群聚集的时代,可能更难于界定。尽管整个学术界对“新媒体”的探索一直不断升温,但目前关于“新媒体”的权威定义却是各执一词。而目前来说相对完整的解释是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所提出的:“新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他在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又补充道:“新媒体是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产生和影响的一种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和其他数字媒体形式。”由此可见,新媒体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是一个不断发展中的概念。
由于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的发展,人们普遍认为我们进入到了新媒体时代。而对于明确“新媒体时代”的概念,学术界还没有提出。陆小华在其专著《新媒体观——信息化生存时代的思维方式》中这样陈述:新的媒体形态会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出现,人们越来越多地看到,新的传播手段、传播形式的出现,与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越来越不同。随着技术进步以及人们的发现,出现了更多的新的媒体形态,他们在分割侵袭着传统媒体的领地之外,也在更广的范围扩大其市场空间。可以看出媒体业态发生了变化,为了发展必然要走向融合,这既包括信息内容与技术载体的融合,接收与传播的融合,还包括提供信息产品与提供服务产品的融合,更包括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这也许正是新媒体时代。⑴笔者对此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大多数文章基本都是以“新媒体时代”作为背景直接入题,当然都是以“新媒体”作为引述说我们跨入了新媒体时代。
1.2关于新闻评论功能的选题目的及意义
新闻评论是新闻业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作为新闻传媒的旗巾只与灵魂,它既代表媒介的立场、态度、观点和声音,也代表公众的态度和声音,不管是报纸评论、广播电视评论还是网络评论,只有认真研究其功能,方能更好地发挥其在新闻媒介中的效用,争取最好的传播效果,这对新闻评论的理论认识和写作实践都至关重要。而在新媒体信息时代背景下,媒介变革、社会结构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在发生剧烈变动,整个传媒生态系统也都经历着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随之新闻评论的形式丰富,功能拓展。那么在此时代背景和要求下,如何重新认识新闻评论的功能就成为当前媒介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概括出研究新闻评论功能的目的与意义具有三方面特性:理论性、实践性和时代性。
(1)理论性:“观点时代”媒体在适应与变化中进步,同样地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也在与时俱进,人们的利益、思维、价值取向由一元转向多元,当然需要对新闻评论的地位、作用和功能重新加以界定,这对于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和教学研究都具有?定意义,无疑将有利于学科及相应理论体系的补充和完善。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媒体新闻评论有了丰富的发展,借助媒介载体的形式变化,新闻评论功能有了不同的拓展和延伸,而各媒体如何发挥优势,创办品牌,赢得受众,就需要我们对其所具有的各项功能有-个较为全面和正确的认识,从而明确新闻媒体所肩负的使命以及有所借鉴。
新闻评论不同于新闻报道。新闻报道是事实性信息的传递,新闻评论是意见性信息的表达,前者是事实判断,后者是价值判断。而在当代作为价值判断的新闻评论的功能越來越凸显,也远远强于新闻报道功能,现时的人们不仅需要通过新闻媒体了解新闻事实本身,也需要通过新闻媒体了解新闻事实的意义、其产生的原因及发展方向,所以有必要将其作为研究的课题。
(2)实践性:新闻评论首先是一种新闻文体,在实践应用层面,对新闻传媒工作者特别是新闻评论人员提出了具体的更高的要求,而专职从业者只有对新闻评论功能的发展与变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掌握好新闻评论的写作,以理论指导实践,对传媒实践产生一定的指导价值,对指导实际工作,纠正某些认识偏差无疑有所裤益。
新闻评论不仅作为…种文体而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它伴随着新闻报道而促发,并作为一种思想交流的传播方式,发挥着更强的效果。在繁复的现代信息社会,新闻评论更成为人们认识新闻、认识世界的一个意见窗口,它对人们思维的影响作用更大,所以对新闻评论功能的正确认识有利于人们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与升华,以明辨是非,理清矛盾。
第2章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的审视
2.1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生态
2.1.1媒介生态理论概述
近年来,中外学者将目光都投向这一研究新领域,并从不同角度对媒介生态学进行了研究和阐释。国外的媒介生态研究主要以文化研究和人类学研究方法为主,内容丰富多彩,范围广阔庞杂,是一种媒介环境的研究;中国的媒介生态研究涉及到媒介的经营管理、生存策略等,主要是从媒介发展的生存环境方面着手来研究,内容集中,范围明确,是真正的媒介生态研究。⑶
媒介生态学起源于北美特别是美国,最早由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而刘易斯?芒福德将媒介与生态联系在一起,被美国学界看作是整个媒介生态学的奠基人。之后多伦多学派和纽约学派两大学派都对此展幵过研究和探讨,其中著名的如波兹曼、约舒亚?梅洛维茨、戈夫曼、伊尼斯等传媒学者都形成有自己的媒介生态理论。通过研究发现,日本、北美的媒介生态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媒介作为环境的研究”方面,大多是在研究其他学科问题时涉及环境和生态现象,并非专门的媒介生态研究;且这些研究大多是从微观小角度切入研究的,少有宏观大视野方面的研究。其后,一些专家学者的论著同样引起我们的关注,如美国学者尼斯卓姆的《面对媒介生态理论:人类传播系统研究理论范式集锦》、林文刚的《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和多维视角》,都在昭示媒介环境论向媒介生态论的演变,而单向研究也正向多向研究发展过渡。
论文主要讨论了电视对人的巨大影响,并没有对媒介生态理论进行研究。近年来,浙江大学邵培仁教授发表的《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传播生态规律与媒介生存策略》等关于媒介生态理论的文章,奠定了中国媒介生态研究的基础。上海复旦大学张国良教授关于媒介生态方面的实证研究、崔保国的论文《媒介是条鱼——关于媒介生态学的若干思考》等都从不同角度对媒介生态进行了颇有见地的研究。
2.2媒介生态系统与新闻评论的关系
2.2.1媒介外生态与新闻评论
媒介外生态,阐述的是媒介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即媒介与其外部环境之间达到的一种相瓦制约、相对平衡的结构关系,可作为社会系统范畴。媒介外生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生态等山社会外部因素引起的媒介生态环境。而在媒介十.态的诸多因素屮,?定时代的政治制度、政治氛围是最主要因素,政治系统的变革和文明程度对媒介的影响深远。政治文明,则媒介生态健康开放,政治不文明,则媒介生态畸形变异。新闻评论的政治生态主要是考察新闻评论与政治环境的关系,考察其与政治体制、政治组织、政治活动之间相互作用、制衡、协调的关系,它既包涵民主政治体制、社会民主进程对新闻评论生存、发展的积极影响,又涵盖了新闻评论对政治民主化进程及公众政治参与等方面的推动作用。民主政治的社会环境会培育新闻评论的成熟繁茂,而反过来新闻评论又会在构建公共话语平台、参与社会管理、JT展舆论监督、影响政治决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随着自由开放社会思潮的涌入,公众相对容易地能够获取各种政治知识和政策法规,而新闻评论在其过程中起了加速的作用,很可能会改变参与者的角色地位,同时在改变并创造着外部的生态环境。例如,2003年的孙志刚案件,新闻评论在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方面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从制度上探讨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对我国收容遣送制度的一系列质疑,从各大媒体对这一新闻热点的广泛报道,催促了案件及时的宣判及政府的有力决策,而网民的各种舆论表达也给了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很大的舆论压力,督促了事件朝着理性的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以及政府做出修改法律条例制度的这一举措,都充满了建设性。网民的舆论监督和政府、媒体合理的舆论引导,都使得对于“孙志刚案件”的报道角度合情合理,反映出媒介生态的良性、健康的发展。⑴从“收容遣送”到“救助管理”透露出人权与法理的进步,新一届政府营造了一个言论自由、民主沟通、理性宽容的民主氛围,对推动中国民主和法制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也是尊重民意、与时俱进的表现。媒体不但在此次事件中赢得了主动权和话语权,也促使了公众政治参与的自觉性、自主性和积极性显著提高,对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问题更加关注,对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追求与探究円益迫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利益群体的表达诉求,完善了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确立,促进了政治生态环境民主科学的良性发展。
第3章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功能的嬗变....................21
3.1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生态是新闻评论功能变化的土壤....................21
3.2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功能的主要变化....................22
3.2.1舆论引导功能的强化....................22
3.2.2舆论监督功能的强化....................24
3.2.3表达民意功能的强化....................25
3.2.4具有对话与讨论冲突的功能....................26
3.2.5具有“排气阀”和心理疗治的功能....................27
3.2.6社会整合的功能凸显,促进社会文化传播....................27
3.3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功能变化的基本趋向....................28
3.3.1新技术催生新功能....................28
3.3.2 “人”是功能的最终指向....................29
3.3.3功能发展多元化....................31
第4章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功能变化的影响及其有效应对....................33
4.1新闻评论功能变化产生的影响....................33
4.1.1积极影响....................33
4.1.2负面影响....................34
4.2应对新闻评论功能变化及其影响的优化策略....................35
4.2.1建立“评论记者”工作机制....................36
4.2.2媒体从业者应注重评论策划....................37
4.2.3培育公众媒介素养....................38
4.2.4加强媒体间的整合....................39
4.2.5加强对新闻评论的管理与控制....................40
结语........................................42
第4章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功能变化的影响及其有效应对
4.1新闻评论功能变化产生的影响
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对新闻评论领域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新闻评论的功能,新闻评论功能的变化又反作用于社会媒介环境,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4.1.1积极影响
新闻评论功能的拓展,对反映舆论、引导舆论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新闻评论旳功能使得舆论或者民意在交互平台上形成、集散,改变了以往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而形成一种舆论监督社会、公众监督舆论的良性循环,促进了舆论监督体系的公开化、社会化和民主化。特别是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实时互动评论成为可能,舆论的形成和聚合,使得人民手中有了部分权利,他们通过这样的舆论平台表达情绪感情、发表意见建议,大至国家社会,小到群体个人,社会民主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
从个人层面讲,个人评论的发表,本身就是个体自我实现的过程,网民通过网络表达情感抒发民意,自身得到一种使用与满足的快感,能够平等参与交流,使得网络舆情表达高涨,挑战“沉默的螺旋”。人们有了如此便捷的通道,表达民意已是权利也是义务,所以他们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而是更倾向于表达那个独特的自己。而在舆论议题上,他们无所顾忌,只要是在他们视野范围内感兴趣的关注的重要的任何议题,都可以成为他们品评的对象。比如,2012年发生的几起“公交车上让座不让座”的问题,最终引发对道德伦理的审判与探讨,民众通过发帖的方式,对身边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在网上予以揭露,让广大网友一起来对此进行评判、辩论或者谴责,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道德评判的作用。而对于一些激烈的矛盾冲突,通过聚众讨论,也可以化解矛盾,促进问题的妥善处理和解决。
从社会层面讲,新闻评论对社会民主化进程具有推动作用,促进了社会整合与文化的传播。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从乡村到城市、从封闭半封闭到开放,从人治到法治,从思想的单一性到多样性,等等,社会整体正经历着一场嬗变。转型过程中的新问题、新矛盾集中显现,社会分化明显。虽然适度的分化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利于解放思想,强化竞争进取意识等,但当分化发展到产生普遍的利益矛盾冲突时,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这就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将社会结构不同的构成要素、互动关系及其功能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提高整个社会一体化程度,推动社会的发展,这就是社会整合。
结语
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经历着一个从泛功能到多功能的发展过程,无论是评论的共同功能还是不同媒介形式评论的特殊功能,都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定性,也总是在沿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路子前进。不同时期新闻评论会凸显不同的社会功能,不同的功能又具有不同的具体概况,而对于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的功能研究,也是立足于对新媒体时代媒介生态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新闻评论与媒介生态的互动关系,进而对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进行定位,即找准其现时的生态位。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的生态位是在时空生态位、功能生态位和受众生态位中占据了更宽广、开放、庞大的空间,而在其拥有现时生态位资源优势的同时,新闻评论也在不断开拓新的生态空间,推动了我国传媒在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继续运行。
新媒体时代媒介生态发生变化,影响到新闻评论功能的改变。在社会转型期各方矛盾错综复杂,问题层出不穷,新闻评论在引导舆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需要将受众的意识行为引导到正确的思想观念上来,舆论引导功能强化;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它所提供给人们的发布信息意见的便捷平台,使得人们很容易就能对个人、集体、组织、社会进行监督,以新闻评论的形式加强了舆论监督的功能;新媒体时代为人们开拓了一个崭新的供网民发表意见的公共舆论空间,使得不同的声音都能在此汇集,人们的表达与评论走向民间,表达民意功能得到强化;新媒介环境下的对话成为可能,政府与公众之间也有了对话的需求,加之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讨论冲突在媒介舆论平台上大量涌现,新闻评论具有了对话与讨论冲突的功能;现代社会人们面对更多的心理压力与疾病,通过新闻评论的形式,人们交流意见、行发情感以消解情绪并从他人处获得精神补养,新闻评论具有了 “排气阀”和心理疗治的功能;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新闻媒介理应担当起整合社会、化解社会矛盾冲突的使命,新闻评论作为观点性意见,在疏导和整合舆论信息、传承文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所以新闻评论还具有社会整合与促进社会文化传播的功能。以上新闻评论功能的变化透露出它发展的基本趋向:新技术催生新功能,“人”是功能的最终指向,功能发展多元化。
参考文献:
- [1] 李舒. 转型期新闻评论的政治传播功能及其实现[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2(04)
- [2] 叶俊. 新媒介环境下新闻评论“对话功能”之建构[J]. 今传媒. 2011(09)
- [3] 赵振宇,焦俊波. 社会转型中的新闻评论——“新世纪第四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综述[J]. 新闻记者. 2011(09)
- [4] 曾丽红. 新中国报纸新闻评论角色和功能的嬗变[J]. 新闻爱好者. 2011(11)
- [5] 王贺. 略论新闻评论概念、特点及功能作用[J]. 中国商界(上半月). 2010(11)
- [6] 王怀春. 从“替代性满足”看个体对大众传媒的精神性依赖[J].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2010(04)
- [7] 王传宝. 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的传播生态[J]. 军事记者. 2010(07)
- [8] 陈世华,韩翠丽. 新闻评论功能的四个层次[J]. 新闻爱好者. 2010(06)
- [9] 高小霞. 论新闻评论对现代社会心理疗治的功能与方法[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0(01)
- [10] 李建秋. 论新媒体传播传受主体及其关系的转变[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本文编号:96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9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