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小型猪皮肤瘢痕模型的建立及转化生长因子的表达
本文关键词:巴马小型猪皮肤瘢痕模型的建立及转化生长因子的表达,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建立巴马小型猪切割伤和烧烫伤皮肤增生性瘢痕模型,并在创伤愈合以及瘢痕形成的过程中检测创面组织TGF-β1/TGF-β3的表达情况。评估该动物模型对人类增生性瘢痕的模拟性。方法:取健康4月龄雌性巴马小型猪6只,体重约为13±0.6kg。全身麻醉后在动物背部制备创面,左侧切除中厚皮片;右侧利用特制温控烫伤仪调至100℃,垂直紧压皮肤20s制备烧伤创面,创面面积为3×3cm2,创面间隔为2cm。创伤制备后分笼饲养,使创口自然愈合。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参照Nageschmidt法计算创面愈合率。创伤制备后24小时、7、14、21、28及56天随机选取动物,取创面组织标本,HE染色观察创伤愈合过程中组织学改变并测量组织厚度;Masson染色观察创伤愈合过程中胶原纤维的形态及排列并测量胶原面密度。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过程中创面组织的TGF-β1/TGF-β3蛋白表达情况。荧光定量RT-PCR检测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过程中创面组织的TGF-β1/TGF-β3 mRNA表达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对比动物正常皮肤及创面制备后56天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的差异。结果:1.创面制备后,切割伤表面渗血,烧烫伤创面可见散在水泡。创面制备后第28天创面颜色红,质地韧,切割伤创面愈合率达99.8%,烧烫伤创面愈合率达99.0%。创面制备后56天,创面中央可触及增生性组织,质地韧,无明显毛发生长。2、HE染色显示,创面制备后7天,创面组织中的真皮乳突层可见炎细胞及成纤维细胞趋化且增多。创面制备后56天的瘢痕组织与正常皮肤相比,成纤维细胞与胶原纤维增多,·真皮乳头消失。正常皮肤厚度约为1.298±0.305 mm,切割伤瘢痕组织厚度为3.039±0.169 mm,烧烫伤瘢痕组织厚度为4.023±0.176 mm。Masson染色可见在创伤愈合过程中创面组织的真皮乳突层可见大量较为纤细的胶原纤维,包绕成纤维细胞,网状层中的胶原纤维粗大、排列紧密且紊乱。3.透射电镜显示,在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呈梭形,胞体增大,胞浆丰富,核仁较大,粗面内质网增多并扩张;胶原纤维密度增加,排列紧密。3、免疫组织化学法:创面制备后7、14、21、28及56天创面组织与正常皮肤相比,TGF-β1及TGF-β3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制备后7天TGF-β1阳性表达最高(P0.05),创伤制备后21天TGF-β3阳性表达最高(P0.05)。4、荧光定量RT-PCR:创面制备后7、14、21、28及56天组织与正常皮肤相比,TGF-β1及TGF-β3 mRNA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制备后7天TGF-β1mRNA相对表达量最高(P0.05),创面制备后56天组织中TGF-β1的水平仍高于正常皮肤(P0.05);创面制备后21天TGF-β3mRNA表达水平最高(P0.05),创面制备后56天瘢痕组织TGF-β3 mRNA其表达水平仍高于正常皮肤(P0.05)。结论:1.巴马小型猪背部中厚皮片切割伤可使巴马小型猪背部产生增生性瘢痕;特制温控烫伤仪100℃,20s可致皮肤深Ⅱ度烧伤,使巴马小型猪背部产生增生性瘢痕。其瘢痕的组织学特点与人类增生性瘢痕相似。2、TGF-β1/TGF-β3在瘢痕组织中的表达特点与人类增生性瘢痕相似,提示该瘢痕模型与人的增生性瘢痕具有相似性。
【关键词】:皮肤 瘢痕 小型猪 动物模型 转化生长因子β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22;R-332
【目录】:
- 个人简历3-5
- 英文缩略词表5-6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1
- 前言11-14
- 材料与方法14-23
- 结果23-48
- 讨论48-52
- 全文总结52-53
- 参考文献53-57
- 综述57-67
- 参考文献64-67
- 致谢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爱德,郭亚芬,李柏,胡传活,魏泓;巴马小型猪血液生理指标[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1年02期
2 兰干球;郭亚芬;王爱德;;广西巴马小型猪生长期日粮蛋白与能量水平需要的测定[J];实验动物科学;2007年06期
3 王世凯;兰干球;罗琴;郭亚芬;王爱德;;广西巴马小型猪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cDNA克隆和序列分析[J];实验动物科学;2007年06期
4 王爱德;覃灿;蓝干球;;广西巴马小型猪解剖结构初探[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91年03期
5 王爱德;;日本今道友则、黄坤正教授应邀考察广西巴马小型猪[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92年03期
6 郭亚芬,,王爱德,兰干球,李柏;巴马小型猪染色体核型[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94年01期
7 庞琳琳;张会永;杨关林;;巴马小型猪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4年01期
8 王爱德;广西巴马小型猪的选育研究[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9 钱江南;周平;谢满红;王东刚;刘家春;;特制眠乃宁及氯胺酮对广西巴马小型猪的麻醉观察[J];实验动物科学;2007年03期
10 王爱德;兰干球;郭亚芬;;广西巴马小型猪的培育[J];实验动物科学;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爱德;;广西巴马小型猪的选育历史(1987~2004年)[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孙雷;路毅;庄新杰;曾有权;张明;;广西巴马小型猪1号染色体DNA文库的构建和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胡林林;郝朝亮;燕志光;娄娟;卢晟盛;杨小淦;卢克焕;;巴马小型猪肾脏成纤维细胞转染外源基因条件的优化[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刘建红;朱习平;梁大华;蔡保芳;梅芬娥;覃安妮;;巴马小型猪制作睡眠呼吸障碍动物模型初探[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著汇编[C];2001年
5 赵会敏;罗奋华;杨欢;左二伟;李敏霞;张飒;杨小淦;吴应积;卢克焕;;巴马小型猪精原干细胞的分离和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张名媛;陈时锦;陈宝剑;蒋钦杨;郭亚芬;兰干球;韦英明;蒋和生;;广西巴马小型猪psp-intron-appa载体的构建及在细胞上的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刘红波;吕培茹;王献伟;杨小淦;胡林林;宁淑芳;陆阳清;卢晟盛;卢克焕;;广西巴马小型猪转红色荧光蛋白克隆胚胎体内外发育潜能测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李军;罗廷荣;王卫华;熊艳芸;尹业师;;广西巴马小型猪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10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A];第一届中国养猪生产和疾病控制技术大会——2005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欧阳康;邓世杰;吴健敏;陈凤莲;张启模;郭亚芬;;不同代次广西巴马小型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3′UTR克隆及结构和调控元件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农微;蒋钦扬;郭亚芬;兰干球;蒋和生;;广西巴马小型猪Lin28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程岩岩;健脾祛痰化瘀法对脾虚痰浊AS巴马小型猪心肌线粒体作用及机制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姜钧文;脾虚痰浊AS巴马小猪模型建立及冠脉AS通路基因差异性表达[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许崇利;肝特异性表达hNPC1L1转基因巴马小型猪的构建[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子谦;广西巴马小型猪糖尿病种植模型的建立[D];南京大学;2015年
2 高楚石;巴马小型猪皮肤瘢痕模型的建立及转化生长因子的表达[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3 陈凤;广西巴马小型猪类Na(?)ve状态iPSCs的初步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4 王腾威;巴马小型猪粪样双歧益生菌演替变化规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斯日古楞;巴马小型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的特性[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3年
6 李芳芳;广西巴马小型猪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成熟肽基因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质粒对小鼠生长效应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7 吴丹;广西巴马小型猪生长轴关键基因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8 单志强;巴马小型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4年
9 叶香尘;应用21个微卫星座位对广西巴马小型猪五个近交系群体的遗传学分析[D];广西大学;2006年
10 宋少锐;广西巴马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制作的初步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巴马小型猪皮肤瘢痕模型的建立及转化生长因子的表达,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1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51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