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扩散模型的致病基因预测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热扩散模型的致病基因预测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随着生物信息学领域的迅速发展以及应用,人们获取了海量的生物数据,如何从这些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生物信息,逐渐成为生物信息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高通量生物技术的发展为致病基因的预测提供了海量的数据来源,尤其是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和疾病表型相似性网络等为代表的生物网络很好地表示了基因和疾病之间的复杂关系,为致病基因预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当前大部分基于计算的致病基因预测方法采用了"guilt-by-association"假设,即表现型相似的疾病往往是由功能相关的基因引起的,并且相关研究已经证明同类疾病相关的基因产物之间发生物理相互作用的概率更高。虽然这些方法在致病基因预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其预测效果仍有提升的空间。因此,本文基于热扩散和多源异构数据模型来研究致病基因预测问题,主要研究工作如下:第一,当前大部分致病基因预测方法把网络中的孤立节点当成网络噪音,因此这些算法并不能很好地预测网络中的孤立节点。并且现存的方法在预测致病基因时,往往更偏向于网络中度比较大的节点,而对于网络中的稀疏节点来说,效果不是很理想。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热扩散模型和排名一致性原则的致病基因预测方法NDRC,对1931个疾病的所有已知致病基因进行留一法交叉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预测度比较小的节点和孤立节点方面,NDRC算法性能好于另外三种致病基因预测方法RWR、VAVIEN和PRINCE。最后,将本文提出的致病基因预测方法NDRC方法用于麦克尔综合征1、蛋白C缺乏症和过氧化物酶体生物合成障碍1A,发现复杂疾病的致病基因呈现明显的模块特征。第二,由于高通量得到的生物数据还远远不够完善,这些数据存在严重的假阳性和假阴性问题,因此仅仅使用一种生物数据还不能很好地预测致病基因。为了提高致病基因的预测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热扩散和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致病基因预测算法NDHD。NDHD算法融合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疾病表型相似性网络和蛋白质结构域网络来预测致病基因。实验结果表明NDHD算法在验证已知致病基因和预测新致病基因方面效果好于ProphNet算法。
【关键词】:致病基因预测 孤立节点 稀疏节点 模块特征 多源异构数据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3416;Q811.4;TP311.1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论文研究背景10-14
- 1.2 论文研究意义14-15
-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15-16
- 第二章 致病基因预测相关研究16-21
- 2.1 致病基因预测问题的定义16
- 2.2 疾病相关生物网络16-18
- 2.2.1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16-17
- 2.2.2 疾病表型相似性网络17
- 2.2.3 疾病-基因相互关系网络17-18
- 2.3 致病基因预测方法研究进展18-19
- 2.4 致病基因预测相关工具19-21
- 第三章 基于热扩散和排名一致性原则的致病基因预测算法21-33
- 3.1 引言21-22
- 3.2 基于热扩散和排名一致性原则的致病基因预测算法22-26
- 3.2.1 数据预处理23
- 3.2.2 热扩散模型23-25
- 3.2.3 排名一致性原则25-26
- 3.3 实验及结果分析26-32
- 3.3.1 实验数据集26
- 3.3.2 算法评价26-29
- 3.3.3 实例分析29-32
- 3.4 本章小结32-33
- 第四章 基于热扩散和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致病基因预测算法33-43
- 4.1 引言33
- 4.2 基于热扩散和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致病基因预测算法33-37
- 4.2.1 网络内部热扩散36
- 4.2.2 网络之间热扩散36-37
- 4.2.3 相关性计算37
- 4.3 实验及结果分析37-41
- 4.3.1 实验数据集37
- 4.3.2 算法评价37-39
- 4.3.3 实例分析39-41
- 4.4 本章小结41-43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43-44
- 5.1 总结43
- 5.2 进一步研究工作43-44
- 参考文献44-5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与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51-52
- 致谢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数秒鉴别致病基因已非设想[J];世界科学技术;2002年01期
2 ;科学家发现多种疾病的致病基因[J];生物学教学;2009年03期
3 ;上海科学家发现一智障致病基因[J];生物学教学;2012年12期
4 余家驹;智力为何与某些疾病伴生?——德系犹太人的高智商可能与他们带有的某些致病基因有关[J];世界科学;2005年07期
5 杨微,刘兰英;人类的致病基因[J];生命的化学;2002年05期
6 本刊编辑部;;我国科学家发现三个反常性痤疮致病基因[J];创新科技;2010年12期
7 姜亦陈;;检测致病基因的“探针”[J];生物学通报;1986年04期
8 岳丽琴;王俊怡;徐小静;李向梅;耿文静;吴德静;沈叙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致病基因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13年04期
9 李科纯;田媛媛;史记;郑文新;;筛选细菌致病基因的几种常用方法[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3年11期
10 黄彬,尹一兵,俞纯山;环境因素诱导细菌致病基因的表达及其调节[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晓静;唐小辉;;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病一维吾尔家系致病基因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卓业鸿;李秀梅;段山;侯飞;王梅;李亮;葛坚;;广东普宁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候选致病基因和临床特征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何君;王培光;杨春俊;杨森;张学军;;原发性红斑肢痛症致病基因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郑多;潘乾;刘征;席兴华;刘小平;胡正茂;夏昆;夏家辉;;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致病基因的定位与鉴定[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崔勇;杨森;高敏;陈建军;严开林;肖风丽;王培光;张学军;;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致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王玉萍;杨康鹃;;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致病基因研究现状[A];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遗传学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张向阳;温景敏;杨威;王程;高鲁娜;郑良宏;周专;姚镜;张学;刘静宇;;一个新的疼痛致病基因鉴定与分子致病机制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8 翟猛;林鹏飞;毛飞;孙文杰;刘奇迹;焉传祝;龚瑶琴;;遗传性痉挛性截瘫家系致病基因突变分析[A];第十二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9 杜鹃;沈璐;唐北沙;;新的AD-HSP致病基因初步定位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夏忆;柯铁;吴小艳;金润铭;;先天性长QT综合征治病基因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唐先武;我科学家发现三个反常性痤疮致病基因[N];科技日报;2010年
2 记者 叶又红;中外携手寻找致病基因[N];文汇报;2000年
3 通讯员 万霞 张雯怡 记者 刘志伟;我科学家发现特发性基底节钙化致病基因[N];科技日报;2012年
4 黄敏;非烟民为何患肺癌?致病基因已找到[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卢苏燕;中法科学家发现房颤致病基因——KCNQ1[N];经济参考报;2003年
6 蔚然;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房颤致病基因[N];山东科技报;2003年
7 记者褚宁;首次发现:房颤致病基因[N];解放日报;2003年
8 冯立中 朱梅福;“花手花脸”致病基因藏身染色体[N];健康报;2003年
9 记者 高翔;我国专家克隆出颅内钙化致病基因[N];健康报;2012年
10 记者田泓;我科学家发现家族性心房颤动致病基因[N];人民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礼猛;先天性并指(趾)畸形和先天性厚甲症家系致病基因鉴定及功能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2 吴舜尧;基于复杂网络的致病基因检测研究[D];青岛大学;2014年
3 谷峰;遗传性白内障致病基因的定位及其突变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4 刘奇迹;Smith-Fineman-Myers综合征致病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D];山东大学;2005年
5 姜yN群;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致病基因的定位和突变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6 张天晓;两种遗传性眼病致病基因的定位与突变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7 刘嘉利;三例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Ⅱ型家系致病基因的定位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8 柳青;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致病基因的突变鉴定和功能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9 王英;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Ⅱ型致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10 张贤钦;几种单基因遗传病致病基因的突变和功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明宏;基于热扩散模型的致病基因预测方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笑逸;基于异构网络模型的致病基因预测算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刘青;基于相互作用网络的致病基因预测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4 高次子;一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家系的临床特点及致病基因的筛查[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5 郑甄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大家系致病基因筛查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6 刘芳;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一家系致病基因的定位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王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夜发性额叶癫痫新致病基因捕获及验证[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8 王娜;泛发性色素异常症致病基因的分离与功能分析[D];济南大学;2013年
9 陈亭宇;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致病基因突变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4年
10 刘红;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致病基因突变研究[D];山东省医学科学院;2007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热扩散模型的致病基因预测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60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96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