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白细胞介素-35促进T淋巴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0 01:07

  本文关键词:白细胞介素-35促进T淋巴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1.观察白细胞介素-35(IL-35)对T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2.探讨IL-35在影响T淋巴细胞凋亡中的时间、剂量关系。3.探讨IL-35促进T淋巴细胞凋亡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lone E6-1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T细胞系Jurkat,中国科学院细胞资源库提供),作为实验对象。用含有10%FBS RPMI1640培养液培养,每48h更换细胞培养液,72h进行细胞传代。以每毫升1×106数量级细胞作为实验需要标准样品。从上述样品中取1×106/ml细胞分别接种于12孔细胞培养板中,应用不同刺激浓度(10ng/ml,80ng/ml,640ng/ml)细胞介素-35(IL-35)与其分别共培养24h,36h。在达到时间点后,收集细胞,并将细胞分成N组(Normal)、C组(Control)、10ng/ml组、8Ong/ml组、640ng/ml组。实验一:应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使用美国BD公司Annexin V-FITC凋亡检测试剂盒,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解释凋亡现象。实验二:选取24h 10ng/ml组、80ng/ml组、640ng/ml组,为实验对象。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2蛋白(Bcl-2)表达情况、Akt Ser473位点磷酸化情况。应用ELIS A试剂盒检测各组caspse-3,8,9的蛋白表达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解释其意义。实验三、应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使用abcom公司的Fluo-3 AM钙离子探针检测上述各组的细胞内Ca2+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IL-35促进T淋巴细胞凋亡,并存在时间/剂量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加入IL-35与Jurkat细胞共培养24h、36h与正常组(N组)及对照组(C组)比较凋亡率均升高(P0.01)。24h、36h在10ng/ml浓度IL-35的刺激下,与N组及C组比较可出现凋亡率上升的现象(P0.01)。在10ng/ml、80ng/ml的IL-35相同浓度下,36h的凋亡率高于24h (P0.01),640ng/ml的IL-35相同浓度下,24h的凋亡率高于36h(P0.01)。24h相同时间点,随IL-35浓度的增加(80ng/ml、 640ng/ml)与N组及C组比较凋亡率呈上升趋势(P0.01);在IL-35浓度达到640ng/ml寸,凋亡率达到最高,如图1。36h相同时间点,凋亡率随着IL-35浓度的增加,在80ng/ml时凋亡率达到最高,如图1。2.检测24h,10ng/ml、80ng/ml、640ng/ml组的Bcl-2蛋白及AktSer473的磷酸化表达。1Ong/ml组Bcl-2蛋白与Control组比较表达降低(P0.05)。且随IL-35浓度增加,Bcl-2蛋白与Control组比较表达呈逐渐下降趋势(P0.01)。640ng/ml时,Bcl-2蛋白的与Contr ol组比较,表达显著下降,并达到最低值(P0.01)。80ng/ml组、640ng/ml组AktSer473磷酸化与Control组比较表达明显受到抑制,且在IL-35640ng/ml时磷酸化表达与Control组比较达到最低(P0.01)。3.检测24h,10ng/ml、80ng/ml、640ng/ml组的Caspase-3,8,9。与Normal、Contral组比较,Caspase3,9的表达从10ng/ml开始升高,640ng/ml时与Control组比较均达到最高峰值(P0.01)。Caspase-8在此凋亡过程中几乎不表达,如图7。4.检测24h,10ng/ml、80ng/ml、640ng/ml组的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细胞内Ca2+浓度随IL-35浓度升高呈上升趋势,且在640ng/ml刺激浓度时,达到峰值,如图8。结论:1.IL-35促进T淋巴细胞凋亡,并受时间、剂量关系影响。2.IL-35促T淋巴细胞凋亡作用机制中,相关细胞凋亡因子:Bcl-2, Caspase-3,9、细胞内Ca2+及AktSer473磷酸化位点变化与IL-35存在量效关系。3.IL-35促进T淋巴细胞凋亡中,线粒体凋亡途径可能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T淋巴细胞 钙离子 IL-35 线粒体凋亡途径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392.12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9
  • 前言9-11
  • 第一部分 IL-35对T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11-18
  • 材料和方法11-14
  • 结果14-17
  • 讨论17-18
  • 第二部分 IL-35促进T淋巴细胞凋亡作用的机制探讨18-30
  • 材料和方法18-23
  • 结果23-28
  • 讨论28-30
  • 全文总结30-31
  • 参考文献31-34
  • 综述34-46
  • 参考文献40-46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46-47
  • 致谢4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倩倩;黎霏霏;曾今诚;徐军发;;IL-12家族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年11期

2 林晓悦;梁艳芳;康东平;陈倩倩;黎菲菲;曾今诚;;p35和EBI3mRNA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医药科学;2014年13期

3 王镇南;黄颢;林琼燕;邹琳;唐志;李淑慧;;IL-35在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和转移中的预测价值[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4 杨景英;陈学利;吴文钦;曾今诚;徐军发;;白细胞介素-12家族与感染性疾病相关研究进展[J];临床检验杂志;2014年06期

5 陈爽;鞠晓红;郑文_g;赵良中;;IL-35与人类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免疫学杂志;2014年07期

6 王兴华;刘慧;仪慧兰;;活性氧和钙离子参与镉诱导的酵母细胞死亡过程调节[J];环境科学学报;2014年07期

7 刘艳;曾今诚;梁小泉;;鼻咽癌组织EBI3和p35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2014年18期

8 张海玉;张晓丽;纪淑芳;邴鲁军;郝晶;;骨形态发生蛋白4/Smad信号通路在小鼠原始卵泡卵母细胞凋亡中的调控作用[J];解剖学报;2014年03期

9 ZHAO Ya Ning;LI Qiang;;Adenovirus Mediated BIMS Transfer Induces Growth Supression and Apoptosis in Raji Lymphoma Cells[J];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4年09期

10 闫永嘉;何向辉;;IL-35结构功能及其调控Treg细胞免疫抑制功能的研究进展[J];天津医药;2014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金花;双萜化合物作用于硫氧还蛋白还原酶诱导Bax/Bak非依赖性的细胞凋亡[D];南开大学;2013年

2 蒋显;线粒体释放细胞凋亡因子的机理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3 闫永嘉;IL-35基因修饰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4 陶千山;IL-35诱导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免疫逃逸的作用及机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5 续繁星;FOXO1及牙周病致病菌影响口腔黏膜愈合机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6 张天资;抑制自噬在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光损伤中的保护作用[D];吉林大学;2015年

7 梁超;FOXO3a基因在肝细胞肝癌细胞增殖、转化及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万斐;芒果甙通过SIRT1介导的信号通路保护柔红霉素所致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2 李百慧;自噬在ALD-DNA诱导SLE发病中的作用:调节巨噬细胞BAFF的表达[D];苏州大学;2013年

3 陶斯恒;FoxO3α在阿尔兹海默模型大鼠脑中的分布[D];安徽师范大学;2013年

4 张东东;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淫羊藿苷对Aβ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5 台适;冠心病患者血浆IL-35水平及临床意义的探讨[D];中南大学;2013年

6 刘微微;FOXO1在各型增生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高丽丽;FOXO3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检测及阿扎胞苷治疗AML的初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李凡;磷酸化FoxO1在高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质沉积中的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9 谭超;叉形头转录因子O亚型基因微小RNA相关位点多态性与肝细胞癌关系及位点功能验证[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10 许文晶;缺氧微环境下3-MA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白细胞介素-35促进T淋巴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7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317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0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