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荆芥挥发油对内毒素中毒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

发布时间:2017-08-10 17:31

  本文关键词:荆芥挥发油对内毒素中毒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荆芥挥发油 内毒素中毒 保护作用 小鼠


【摘要】:观察荆芥挥发油对内毒素(LPS)中毒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并采用GC-MS对荆芥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测定。雄性C57BL/6J小鼠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5 mg·kg-1)、荆芥挥发油0.226 g·kg-1及0.452g·kg-1剂量组。除地塞米松组实验当日腹腔注射给药一次外,其余各组小鼠连续灌胃给药5 d,1次/d。各组末次给药30min后,除空白组小鼠外,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LPS(15 mg·kg-1)制备内毒素中毒模型。造模12 h后,小鼠取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及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测定炎症因子IL-18,IL-1β,IL-5,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1β),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水平;剖取肺脏、脾脏、胸腺称重,计算脏器指数;取小鼠全血进行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计数;同时进行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组织学检查。GC-MS检测结果显示薄荷酮、胡薄荷酮的相对质量分数分别为46.67%,33.92%,二者质量分数占总挥发油的80.59%。荆芥挥发油预防给药,0.452,0.226 g·kg-1剂量均能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血清IL-1β,IL-5,TNF-α,MCP-1,MIP-1β,M-CSF水平(P0.01或P0.05),荆芥挥发油0.452 g·kg-1剂量亦降低血清IL-18,GM-CSF水平(P0.01或P0.05);荆芥挥发油0.226 g·kg-1剂量能使肺组织内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显示出良好抗炎效应。但荆芥挥发油预防给药,对模型小鼠白细胞计数的升高、血小板计数的减少及脾脏指数、肺指数的升高、胸腺指数的降低无明显干预作用。结果表明,荆芥挥发油预防给药对内毒素(LPS)中毒模型小鼠有一定保护作用,作用发挥主要与抑制各类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关键词】荆芥挥发油 内毒素中毒 保护作用 小鼠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473399) 中药药理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4TD0007)
【分类号】:R285.5;R-332
【正文快照】: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作为内毒素的主要成分,在多种疾病的病理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热反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荆芥为临床常用辛温解表药之一,具有祛风解表、宣毒透疹、理血止痉之功效,多用于外感表证[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荆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静波;王丽丽;朱祥英;;辽宁防风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1年07期

2 李淑子;吕景田;许卯力;;提取防风挥发油的工艺改进[J];中国药学杂志;1980年10期

3 范群红;刘芳;周丹;刘松青;;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中药挥发油提取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2014年31期

4 韩小金;张荣;毕继诚;;超临界CO_2萃取红花挥发油的实验研究[J];中成药;2009年02期

5 张海英;陈良;薛洁;;肠胃散片挥发油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年17期

6 尹淑兰,高荣哲,,焦庆文;挥发油提取与分离装置的联合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1994年06期

7 刘峰,苏英英;中药挥发油提取分离方法改进[J];中成药;1997年10期

8 典灵辉;龚先玲;张立坚;蔡春;;丹参挥发油成分的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06年01期

9 瞿万云;余爱农;叶锐;;超临界CO_2萃取月季花挥发油的工艺研究[J];中药材;2006年05期

10 冯颖;王建国;孟宪军;房博;;微波法提取无梗五加果挥发油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马斌;邹小兵;李瑾;张静芬;季金苟;;新鲜橙皮挥发油的微波无溶剂提取及成分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蒋金龙;吴珍红;缪晓青;;蜂胶挥发油成分比较[A];2012年全国蜂产品市场信息交流会暨中国(江苏)蜂业博览会论文集[C];2012年

3 仇凡;顾明冬;;微波辅助提取留兰香中挥发油的工艺优化[A];中国医药教育论坛-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第三届三次理事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3年

4 闫雪;唐洪梅;黄红兵;李得堂;何嘉仑;廖小红;;肠激安方挥发油不同提取工艺的药效筛选及GC-MS分析[A];2014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4年

5 牛凤兰;哈卿;黄占有;;超临界萃取菱仁挥发成分及气质分析[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6 牛凤兰;哈卿;黄占有;;超临界萃取菱仁挥发成分及气质分析[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7 王建英;施长春;朱婉萍;;金佛手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A];浙江省药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雷凯君;何锦钧;;正交试验法优选苍鱼消毒剂的挥发油提取工艺△[A];共铸医药学术新文明——2012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赵伯涛;钱骅;张卫明;;蒌蒿叶挥发油成分研究[A];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全国第四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艳;山柰挥发油制剂的制备及其调节胃癌细胞增殖周期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小方;草果挥发油提取工艺及药理作用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1年

2 黎凌楠;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照品制备及红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3 焦聪聪;佛手废渣中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及纯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4 谢超;四种中草药烟用香料裂解行为及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5 肖会敏;连翘挥发油提取工艺及其初步活性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6 李瑾;单向阀—无氧微波法及其在植物挥发油提取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12年

7 李娜;海金子叶指纹图谱研究及其挥发油的GC-MS分析[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贾丽娜;LA霜的制备、初步功效与安全性研究[D];广东药学院;2015年

9 张辞海;倍花活性成分的分离分析研究[D];吉首大学;2013年

10 秦娇;毛竹叶挥发油的提取及抑菌作用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520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6520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d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