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变形记》中的爱欲戏剧
本文关键词:卡夫卡《变形记》中的爱欲戏剧
【摘要】:卡夫卡《变形记》开篇处所描写的"一幅女士画像",出自虐恋作家莫索克的《穿裘皮大衣的维纳斯》,这为理解格里高尔的爱欲性质提供了背景。在精神分析透视下,第二部分中"苹果场景"成为与自我起源相关的"初始事件",而第三部分中的"三个房客"则包含着一个黄色玩笑。在女性主义视野中,"音乐会"既是格里高尔争夺妹妹的战场,也是展示其乱伦爱欲的舞台,而故事结尾处妹妹格雷特的"新梦"预示了新女性的愿景。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卡夫卡 《变形记》 爱欲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当代批评视野中的卡夫卡学术”(13YJC752042) 浙江省哲学社科规划课题“卡夫卡学术史研究”(12JCWW01YB) 国家留学基金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
【分类号】:I521.074
【正文快照】: 卡夫卡的《变形记》1让人着迷,也令人不安。精神分析批评家彼特·韦伯斯特很早就指出:“大多数读者不愿意太清楚地理解《变形记》的全部意义,因为卷入这个即便经过艺术处理的现实也是让人焦虑的,它挑战甚至摧毁自我的防御阵线。即便卡夫卡也不愿太近地考察他的梦。”[1]但卡夫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大勇;周艳梅;;追寻作为一种生存的状态——《在酒楼上》与《城堡》的精神契合[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胡志明;;尼采与卡夫卡:现代世界两个孤独的行走者[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朱会华;;反叛与惩罚——论卡夫卡创作中的父子冲突主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4 潘剑贞;;被遗失的钥匙——浅析《美国》的重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5 林琳;;卡夫卡文学作品中的“异化世界”[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劳东燕;;自由的危机:德国“法治国”的内在机理与运作逻辑——兼论与普通法法治的差异[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7 黄肖嘉;;论卡夫卡小说《一份致某科学院的报告》的“微型对话”特征[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熊骄;;挣扎与妥协——以父子关系视角解读卡夫卡《地洞》[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9 李德法;;卡夫卡的宗教意识[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10 何双;;卡夫卡式之我见——卡氏之独特信仰观[J];才智;2008年2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袁先来;德里达诗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曦;文学中享虐现象之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关士礼;师陀乡土小说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春阳;白话文运动的危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5 柳东林;西方文学的非理性特点及禅意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赵伟;齐泽克对拉康欲望理论阐释的理论转向及其意义[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7 王成军;二十世纪:中西小说叙事传统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进文;;《变形记》研究综述[J];大众文艺;2011年07期
2 陈金英;;浅谈《变形记》的现实意义[J];青年文学家;2013年01期
3 虞箐;《变形记》赏析[J];语文世界;2001年Z1期
4 戴雪芳;存在论视野中的《变形记》[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梅进文;别样的快乐——重读《变形记》[J];咸宁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展月英;;陌生而又熟悉的《变形记》[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张思茂;;从另一层面解读《变形记》[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6年01期
8 曾宪文;;不合情理的“意外”——试论《变形记》的反传统、反艺术性[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9 翁君怡;;异化道路上的不同命运——《促织》与《变形记》中异化的比较[J];东南传播;2006年04期
10 赵万哲;;剖析《变形记》的寓意及特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柳冬妩;《变形记》汉译本的比较分析(中)[N];文学报;2014年
2 柳冬妩;《变形记》汉译本的比较分析(下)[N];文学报;2014年
3 柳冬妩;《变形记》汉译本的比较分析(上)[N];文学报;2014年
4 周力军;生活幽暗处令人惊悸的真相[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徐浩然 江苏广电总台高级编辑;少年“换位秀”,是喜剧还是悲剧?[N];广州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慧;《乳房》与《变形记》中异化主题的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127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012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