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响,非常近》中的“创伤迁移”现象探究
本文关键词:《特别响,非常近》中的“创伤迁移”现象探究
【摘要】:本文对弗尔的9·11小说《特别响,非常近》中所出现的"创伤迁移"现象、主要特征、在小说中的表征、以及透过这一现象所反映出来的美国后9·11时代的文学思潮等方面予以梳理和探索,以引起学界对这一现象的关注。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 历史创伤 创伤迁移 互文性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对于美国9·11小说的兴起,国外学界一直存在着一种批评的声音:“每个人似乎都发现9·11艺术有些不对劲儿——无论是视觉艺术还是文学艺术。”1其中,学者发难最多的是针对9·11小说的创伤主题。许多学者都指责9·11小说题材狭窄,只描写恐怖袭击事件给美国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创伤,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希文;;互文性与网络文学[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陈东;;跨越文学和影视的互文性——浅谈《危险的关系》及其改编电影[J];电影文学;2007年02期
3 王卉;姚振军;;论《与狼为伴》的互文性[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李玲;王芳;;手的悲剧——《熄灭了,熄灭了——》与《麦克佩斯》的互文性解读[J];名作欣赏;2010年32期
5 史天虹;略谈互文性和独创性的统一[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S1期
6 江春奋;;拉维尔斯坦之面面观——《拉维尔斯坦》的互文性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洪春梅;;浪漫的想象化为灰烬——库切《耻》的互文性解读[J];名作欣赏;2012年27期
8 曹静;;希望与迷惘:从互文性角度分析麦卡锡的《路》[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7期
9 朱晓琴;徐李洁;;《恋爱中的女人》互文性解读[J];前沿;2010年08期
10 王卫强;;略谈诗歌的跨文化互文性解读[J];理论导刊;2011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畅;论库切自传三部曲的内在互文性[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琛;《时时刻刻》的互文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涂艳丽;互文性知识在理解中国和希腊神话语篇中的作用及其对比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雪梅;《北迁的季节》的互文性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何小香;《夜色温柔》的互文性解读[D];浙江大学;2008年
6 肖雪;[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956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095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