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维多利亚时代的爱情观——互文性视域下的《王子出行记》
本文关键词:超越维多利亚时代的爱情观——互文性视域下的《王子出行记》
更多相关文章: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 《王子出行记》 互文性 维多利亚时代 女性主义
【摘要】: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王子出行记》具有丰富的互文性因素,深入挖掘这些因素,有助于理解其时代内涵。《王子出行记》是"基督教寓言"的说法稍显肤浅,本文运用互文性视角,挖掘这首童话长诗的深层涵义,探讨诗人在改写前文本的过程中,与时代展开的对话,强调她在爱情观上对维多利亚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突破。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英语学院;
【基金】:北京语言大学校级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为13YBB03
【分类号】:I561.072
【正文快照】: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女诗人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王子出行记》(以下简称《王子》),是一首具有童话风格的诗歌:遥远的国度里住着一位美丽的公主,苦苦等候前来迎娶她的王子。而王子在旅途中经历了种种诱惑和考验,耽搁了行程,等他赶到目的地的时候,公主刚刚过世,正在举行葬礼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欣;;骑士精神的消亡与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困境——《王子出行记》评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官文娟;;丁尼生《悼念集》:科学与宗教的权衡[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5期
2 汤维建;;关于程序正义的若干思考[J];法学家;2000年06期
3 肖菊;;全知视角下的叙事者评论——丁尼生叙事诗《伊诺克·阿登》中的独白与对白[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李晓莉;;丁尼生《艺术之宫》的叙述视角分析[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2年04期
5 官文娟;;丁尼生心路历程之“永恒之路”[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02期
6 肖菊;;丁尼生诗歌的悲情元素[J];安顺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7 肖菊;;The Research of Natural Landscape and Spiritual Development in Enoch Arden[J];海外英语;2011年14期
8 王侃;;父权制文化对西方古典童话的渗透[J];考试周刊;2008年30期
9 潘丽;丁尼生诗歌创作的怀旧情结[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官文娟;;丁尼生《悼念集》与地质学的互文性[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峰;“渔”行为与海明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召;刑事裁判的可接受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吴兆蕾;追寻精神的上升[D];南开大学;2009年
4 李瑰华;指导性行政案例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王月;希利斯·米勒文学言语行为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秦丹;燕卜荪诗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陈旗;法治视野下的法官自由裁量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8 谭俊峰;司法公信力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凌峻;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海明威小说创作[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杜靖;晶体与火焰[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赵将;试析克里斯蒂娜·罗塞蒂抒情诗中的死亡主题[D];浙江大学;2008年
4 江莉莉;论丁尼生诗歌中的怀旧情结[D];浙江大学;2008年
5 雷丽;论安吉拉·卡特短篇小说中的互文性[D];兰州大学;2008年
6 肖菊;从诗歌的叙事技巧解读丁尼生的思想演变[D];贵州大学;2008年
7 李静;论程序公正[D];山东大学;2008年
8 张华;论拉斐尔前派绘画艺术的取材[D];河北大学;2009年
9 戚晓磊;《睡美人》和她的“说书人”[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戚德慧;丁尼生《悼念集》中的科学与宗教思想探析[D];宁波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琦;;语篇的解读与互文性[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郦青;《一剪梅》英译的互文性对比解读[J];修辞学习;2005年03期
3 肖安法;词语的互文性与翻译困难[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4 沙家强;后现代主义的互文性美学特征探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5 徐涛;;语篇与语篇的“对话”──语篇互文性的理论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06期
6 陈小燕;;浅谈英汉翻译中的互文性关联[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张莉;;互文性与翻译[J];湘南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范胜福;;认知模式与批评式语篇分析中的互文性[J];科技信息;2009年04期
9 朱岚晖;;从原作的互文性看译作的互补性——以《李尔王》的三个中译本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董学文;崔柯;;克里斯特瓦的“互文性”理论[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晶;;互文性在翻译中的丢失与体现——以红楼梦英译本(前四十回)中俗语翻译为例[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2 任东升;焦良欣;;《天路历程》互文翻译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互文性:摄影文学的精髓[N];文艺报;2001年
2 阎浩岗;互文性视阈中的《最后的生产队》[N];文艺报;2012年
3 张燕玲;张冲的困境:杨争光的互文[N];文艺报;2010年
4 ;也谈学术界的“互文性”问题[N];中华读书报;2005年
5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 文学院 赵雪 曹彦男;微博通缉令中的互文现象[N];光明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武建国;当代汉语公共话语中的篇际互文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侠;英汉“神舟五号”新闻报道中转述语的互文性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姚玲丽;误解的互文性分析[D];湘潭大学;2007年
3 王娟;中英文报纸新闻标题互文性对比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范胜福;批评式语篇分析中的互文性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5 霍清清;英语新闻的互文性阐释[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鄢克非;中美法庭判决书的互文性对比分析[D];云南大学;2011年
7 揭廷媛;基于互文性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D];西南大学;2010年
8 周励;对玛格丽特·德拉布尔《金色的耶路撒冷》的互文性解读[D];河南大学;2008年
9 林琳;中国产品英文广告的互文性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琛;《时时刻刻》的互文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569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156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