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悲剧人物看思维方式差异——以《边城》中的老船夫和《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为例
本文关键词:从中西悲剧人物看思维方式差异——以《边城》中的老船夫和《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为例
【摘要】: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中西方由于不同的地理位置、经济制度、历史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体现出许多差异。以老船夫和圣地亚哥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注重伦理与注重认知、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内向与外向、人性是善与人性是恶这四方面对比了中西思维方式差异。
【作者单位】: 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106.4-03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中国作家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和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中都塑造了具有独特的生命内涵和文化内涵的悲剧人物形象:老船夫和圣地亚哥。老船夫是个悲剧人物,他对孙女翠翠倾注了所有的爱,为她的婚事东奔西走,但却总是弄巧成拙,让别人对他产生误会。最终,他带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宏;;从《愚公移山》与《老人与海》对比看中西方文化差异[J];轻工科技;2013年10期
2 周纪焕;;沈从文《边城》悲剧成因新探[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爱瑜;析沈从文小说的内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程莹;;近五年沈从文《边城》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8期
3 李凤玲;;探析沈从文作品背后隐伏着悲痛的原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4 张亚男;;《边城》中水意象的原型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5 曾葵芬;;论沈从文对“生命”的诠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6 瞿华兵;;沈从文小说创作中的象征艺术[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陈宗俊;;水磬声声:潘军小说中的“水”叙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8 杨联芬;归隐派与名士风度——废名、沈从文、汪曾祺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张洁宇;20世纪30年代北平现代主义诗人文化心态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10 贺亮明;;沈从文小说之于乡土小说、海派小说[J];才智;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今泉秀人;陈薇;;“乡下人”究竟指什么——沈从文和民族意识[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坂本达夫;试论沈从文小说中有关动物意象的修辞运用[D];复旦大学;2011年
2 张欣;军阀政治与民国社会(1916—1928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永东;租界文化与三十年代文学[D];山东大学;2005年
4 吴文南;英国传教士宾为霖与《天路历程》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梁艳芳;创伤记忆:自述、代述与混合叙述[D];上海大学;2009年
6 潘海军;变异与拓展——新时期以来抗战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金凤;徐,
本文编号:11622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162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