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解读太宰治《维荣之妻》中的家庭意识

发布时间:2017-11-17 23:22

  本文关键词:解读太宰治《维荣之妻》中的家庭意识


  更多相关文章: 《维荣之妻》 家庭意识 女性独白体


【摘要】:《维荣之妻》作为太宰治的名篇,集中体现了作者的虚无主义和颓废倾向。小说采用独特的"女性独白体"的写作手法,是"无赖派"文学的代表作。作品本身交织着作家对家庭的负罪感与愧疚感,因此通过解读《维荣之妻》中男女主人公的家庭意识,深层次挖掘男女主人公的潜在内心独白,对解读太宰治的文学作品能起到一定的借鉴。
【作者单位】: 黄山学院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313.07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日本文学史上,太宰治具有独特的文学地位。其创作生涯自昭和八年以太宰治为笔名在《东京日报》上发表《列车》始,至昭和二十三年六月自杀止,仅有短暂的15年,但在日本文坛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太宰治的文学创作历程可分为3个时期[1]17:昭和八年至十二年为创作初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妍;;废墟下的蒲公英——太宰治名作《维荣之妻》的女性形象剖析[J];名作欣赏;2011年1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璐;太宰治与左翼运动[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默二;;新瓶旧酒太宰治[J];书城;2009年10期

3 陈希我;;太宰治的“生”、“罪”、“死”[J];名作欣赏;2010年10期

4 谢卫平;解惠杰;;一个自杀者的生存渴望——对太宰治自杀之谜的解读[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年12期

5 张艳菊;;浅析太宰治的“女性独白体”小说的写作动机[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6 李兴华;;家的“孤独”——解析太宰治《维荣之妻》[J];大众文艺;2011年06期

7 止庵;;关于太宰治[J];读书;2012年08期

8 张艳菊;;解读太宰治笔下的“おさん”[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3年02期

9 张艳菊;;以对死亡的告白为视角解读太宰治的《おさん》[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3年04期

10 白晓煌;;太宰治与他的文学再评价[J];博览群书;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军;;“我想到没有女人去的地方”——从《丧失为人资格》等看太宰治的女性观[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余扬;太宰治:“斜阳”中窥看“人间失格”[N];文学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陈相乐;被历史伤痕“谋杀”的太宰治[N];华夏时报;2011年

3 李长声;太宰治的樱桃[N];东方早报;2011年

4 乔宗玉;与太宰治擦肩而过[N];北京日报;2012年

5 董炳月;《惜别》与“太宰鲁迅”[N];中华读书报;2006年

6 孙郁;“最初的文明患者”[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乃馨;太宰治《斜阳》的人物像[D];湖南大学;2009年

2 邱璐;太宰治的罪意识与反抗精神[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然;“犹大”形象中的太宰治的负罪意识[D];吉林大学;2008年

4 蓝春敏;论太宰治的女性独白体[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王秀梅;太宰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王建升;试论太宰治文学中“恍惚与不安”的情结[D];外交学院;2011年

7 李彦霞;试论“母亲”对太宰治的影响[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1年

8 李现凤;太宰治文学主题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蔡菁;窥探太宰治文学中的精神压力[D];南京大学;2013年

10 刘丽娜;解读太宰治及《人间失格》[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977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1977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4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