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林格伦笔下的顽童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9 19:29

  本文关键词:林格伦笔下的顽童形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儿童文学 顽童形象 阅读体验


【摘要】:顽童是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形象,是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之一。在诸多顽童系列作品中,林格伦笔下的顽童最为典型。在林格伦的作品中,顽童不单单以调皮著称,他们的生活还折射着独特的精神。这些精神给予读者以补偿性的心理阅读体验,在潜移默化中有助于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
【分类号】:I532.078
【正文快照】: 一、何为“顽童”“顽童”这个词从字面上来说,就是顽皮的儿童,《现代汉语词典》把顽皮解释为(儿童、少年)爱玩爱闹,不听劝导。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顽童”理解成爱玩闹的调皮大王。在文学作品中,“顽童”是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三大母题之一1,“玩”是孩子的天性,“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辛华;析阿·林格伦作品中的小淘气包形象[J];浙江师大学报;1993年02期

2 张晓飞;“地球村”中的“互补”庄园——林格伦创作中的“互补性”[J];沈阳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 ;阿斯特丽德·林格伦:童话奶奶[J];少年写作(小作家);2010年10期

4 高丽芳;论林格伦童话的“补偿原则”[J];浙江师大学报;1999年04期

5 稻子;;“追随阿斯特利德·林格伦的足迹”主题论坛在上海世博会举行[J];中国儿童文学;2010年02期

6 ;林格伦:只有一个孩子能给我灵感[J];山东教育;2011年18期

7 张瑷;林格伦儿童文学的经典性与现代性[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2期

8 代天善;林格伦早期童话的创新与变异[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肖遥;;瑞典“童话外婆”林格伦童话的审美浅析[J];小说评论;2009年S1期

10 康慨;;中国出生女作家获林格伦奖[J];华文文学;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记者 章红雨;林格伦作品为何在中国受欢迎[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

2 王胡;澳大利亚女作家获世界最大儿童文学奖[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杨为民;中少社热推林格伦经典[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谭华;李之义:与皮皮为友30年[N];光明日报;2012年

5 刘秀娟;儿童的解放者与保护者[N];文艺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海超;论林格伦童话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肖遥;论林格伦童话的狂欢精神[D];西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046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2046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3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