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龙之介作品中的魔鬼形象
发布时间:2017-11-23 17:13
本文关键词:芥川龙之介作品中的魔鬼形象
【摘要】:芥川龙之介的作品大多呈现阴冷乖戾的人物形象和阴冷诡异的风格,因而芥川以“鬼才”著称。在他创作的以“切支丹物”为主题的系列作品中,魔鬼形象作为其中重要组成元素,对作者思想倾向与精神状态的揭示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学习西方为导向的日本近代化的背景下,芥川龙之介在“切支丹物”中的魔鬼形象塑造,是在接受西方基督教思想影响后的创造性产物。本文从《圣经》源头出发,从恶的始作俑者和终结者、睥睨权威的上帝对抗者两个方面探寻西方宗教中魔鬼的形象内涵。从《创世纪》中“蛇”这一最初形象所代表的狡猾引诱者形象到中世纪其负面形象被大肆渲染,《圣经》用穷凶极恶的形象震慑人心,从反面对善加以诠释。从最初的引诱者形象到后来的反叛者和破坏者,魔鬼形象在人们突破性的想象中内涵被不断丰富和发展,表现出极为深刻的复杂性。与传统西方魔鬼有别,日本在泛神论基础上的文化传统使其在描述同样代表异己力量的鬼魔形象时,更多表现出泛化描述的倾向,这同样是芥川龙之介文学创作的文化基础。笔者从日本鬼魔形象产生的缘起、与人自身的关系、对“鬼”与“魔”概念的特殊处理三方面论述日本传统文化中的鬼魔的形象特征。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观念在日本深入人心。在这一观念影响下,日本人认为自身居住于一个充斥着鬼魔的世界,并且人与鬼可以相相互沟通、关系密切,这对于芥川龙之介在魔鬼形象的塑造产生了重大作用。除此之外,日本社会对西方宗教抗拒性地接受态度,深刻影响着芥川龙之介对于魔鬼这一形象的思考。除了作品创作的思想背景,笔者还探讨了芥川龙之介本人的魔鬼观念,将作品中的魔鬼形象加以分类并论述。把芥川对于魔鬼观念的相关理解从“恶”、“死亡”和“地狱”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说,理解其独特的个人认知,从而探究芥川龙之介独特审美倾向的产生根源。他对恶的所有表现深恶痛绝,但同时又因深陷其中、无力自拔感到无奈,这种矛盾思想直接构成其笔下魔鬼形象的最重要精神特质。对芥川龙之介塑造的魔鬼形象进行分类时,主要从魔性魔鬼形象、兽性魔鬼形象和人性魔鬼形象三个方面加以论说。在针对魔鬼的魔性特征的书写中,芥川龙之介突出其阴冷鬼魅的内在特质。这种罪恶的表现,承袭了西方宗教中魔鬼的传统特征,从形象中传达出的恶具有震慑人心的力量。而魔鬼的兽性是其原始性和异化特征的表现,在艺术表现上,兽性魔鬼形象的加入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和讽刺性,有时在小说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叙事层面的重要作用。此外,芥川龙之介在塑造魔鬼形象时,突出描写魔鬼形象的人性内涵。将魔鬼同人类自身相类比,在对表达芥川对于魔鬼形象意义的思考的同时,引入对人类自身的道德和伦理的评判。在论述芥川龙之介作品中的独创性形象——“多余人”魔鬼的形象特征时,从传统“多余人”形象分析入手,探寻“多余人”思想特质和行为特征,揭示其接受并实践新思想却深受传统观念束缚的精神上的自我矛盾。对芥川龙之介作品中的“多余人”魔鬼形象从叙述方式、表现手法和思想内涵等多方面加以论述,探究“多余人”魔鬼在特殊语境下的特殊价值和意义。对西方传统基督教魔鬼的继承,揭示了日本明治维新后引进西方文化的近代化历史进程。然而这种借鉴多数仅体现于题材和人物形象的借用上,在这种基督教文化框架下,芥川龙之介更多地展现出个人对社会历史和人性特征的个体理解。作品借魔鬼形象的独特书写,体现出芥川对魔鬼历史和现实意义的认识。芥川龙之介借西方宗教题材,将自身所受文化影响渗透其中,塑造出具有独特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的“多余人”魔鬼形象。用极具荒诞性的手法,表现出对社会发展和人生价值等现实生活的深刻思索。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313.0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毅美;;《阿吟》结尾不确定叙事的意义[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20期
2 赵敦华;;魔鬼论的现代启示:从基督教哲学观点看[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冯新华;;芥川龙之介创作中的基督教文化情结透视[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4 王鹏;;芥川龙之介“切支丹物”的艺术性[J];东方丛刊;2008年02期
5 黄德林;《失乐园》中撒旦形象的重新审视[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鲍维娜;作恶造善之力于一体——从原型理论看外国文学作品中的魔鬼形象[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邹波;芥川龙之介的宗教思想[J];日本学刊;1998年06期
8 陈薇红;《失乐园》中撒旦性格的探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9 季羡林;东方文化与东方文学[J];文艺争鸣;1992年04期
10 叶绪民;;试论《浮士德》中靡菲斯特形象的辩证逻辑[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本文编号:12192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219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