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迷雾惊魂》中的“树”意象及其功能

发布时间:2017-12-13 13:07

  本文关键词:《迷雾惊魂》中的“树”意象及其功能


  更多相关文章: 意象 功能 斯蒂芬·金 《迷雾惊魂》


【摘要】:意象是叙事文本中的常用手法,是作家融入特定情感和寓意,运用语言媒介呈现出来的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的结合体。在《迷雾惊魂》中,斯蒂芬·金反复呈现了"树"意象,使这一日常生活意义上的物象上升为积淀着个体生命创建的艺术意象,具有强大的意象符指和意义结构功能。在对这些意象解读和梳理的过程中,发现这一由人类原型意象产生的"树"意象可以有效地推动叙事发展、烘托情景气氛,使文本呈现出一种内在的审美张力,为读者解读文本提供更加新颖的视角。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美国作家斯蒂芬·金是一位成绩斐然、尤其在青年读者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作家,被誉为“现代恐怖小说大师”。《迷雾惊魂》是他的一部情节并不复杂的中篇小说。小说开篇,一场暴风雨过后小镇出现了漫天浓雾——代号“箭头计划”的军方科学试验的失败导致异度空间的浓雾裹挟着各种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志新;;《肖申克的救赎》:对人性的深层思考[J];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01期



本文编号:12852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2852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4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