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史料拼贴与历史书写——以几部加拿大新移民华文小说为例

发布时间:2017-12-15 12:21

  本文关键词:史料拼贴与历史书写——以几部加拿大新移民华文小说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拼贴 历史书写 《金山》 《睡吧 芙洛 睡吧》 《沙捞越战事》


【摘要】:论文关注"史料"在以华侨华人史为题材的加拿大新移民华文小说中的叙事功能及其意义负载。加拿大新移民华文小说创作将史料作为一种文本拼贴的范式,不仅营造了具有历史真实的阅读效应,而且由于史料的语言区分与引用形式的差异,相应产生了共生性和对立分裂性两种历史书写的形式,并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孕育出了多元化的历史视角。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批准号:11&ZD111)子课题“海外华文文学的跨界研究” 2014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课题“比较视野下的加华史书写研究:以加拿大华人文学为例”(批准号:14G38)
【分类号】:I711.074
【正文快照】: 纵览《金山》《睡吧,芙洛,睡吧》《沙捞越战事》等以加拿大华侨华人史为题材的加拿大新移民华文小说,发现有一个显著的文本形式特征,即史料在小说中的存在。《金山》中的史料由新闻通讯类资料和历史照片构成。新闻通讯史料,除了一份“域多利中华会馆通告”外,都是取自于报刊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学清;;人性、兽性和族性的战争:读陈河的《沙捞越战事》[J];华文文学;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娟;;论文学交际中体裁的不变性与可变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戴艳云;;模因论与贺岁片台词的互文性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潘艳;;何处追寻失落之幸福——析赫伯特·艾森赖希之《奥尔良的新(幸福)少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4 付伟忠;;互文性与后现代主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5 蔡晓燕;;孤独的个体——多莉丝·莱辛的《第五个孩子》与《弗兰肯斯坦》的互文性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6 赵晶辉;;莱辛小说《四门城》中异化的地下室[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7 李龙梅;;从《时时刻刻》透视二十世纪女性的成长历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8 尹腾连;;曾晓文小说互文性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9 陈瑞红;李西元;;论《法国中尉的女人》与《德伯家的苔丝》的互文关系[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10 叶奕翔;;大众文化的叙事策略[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龙扬志;;一部诗剧与一个诗人的创作史[A];李轻松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梅红;;在互文性的指导下进行广告套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徐传达;;互联网时代弱者的话语策略分析——以“湖南临武城管打死瓜农”事件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4 岳永逸;;城市生理学与北京天桥的“下体”特征——兼论“杂吧地”的认知意义[A];都市文化研究(第4辑)——全球化进程中的上海与东京[C];2007年

5 林雪涛;王昧红;;青少年科普数字期刊内容开发与UI设计原则——基于网络移动触屏阅读终端的研究初探[A];中国科技期刊新挑战——第九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祝克懿;;超文本的传播功能与发展空间构想[A];修辞学论文集第12集[C];2009年

7 李正亚;;《静夜思》原作和英译作“明月”意象的互文性分析[A];江苏社科界第八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应征论文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德先;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U,

本文编号:12919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2919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9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