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侨民文学第二浪潮作家眼中的战争主题
本文关键词:俄罗斯侨民文学第二浪潮作家眼中的战争主题 出处:《俄罗斯文艺》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在А.法捷耶夫、В.潘诺娃、В.涅克拉索夫、Г.巴克拉诺夫、Ю.邦达列夫、В.贝科夫、Б.瓦西里耶夫、М.肖洛霍夫以及其他作家的作品里得到了广泛的体现,其中不少作家也为广大中国读者所熟知。本文将主要研究那些在俄罗斯都不为人知或者鲜为人知的俄国作家,这些作家被命运捉弄,二战后无法回国,不得不留在德国。他们被称作侨民文学第二浪潮作家(第一浪潮是在十月革命后)。战争在Л.勒热夫斯基,Б.希里亚耶夫,М.索洛维约夫和Ю.斯列普欣的作品中得到了史诗般的呈现。近一半的知名战后侨民作家在自己的诗歌和短小体裁的散文作品中触及了战争这一题材。可以总结为对战争描述的几个方面:侨民与苏联人;战争中的俄罗斯民族性格;"两个星球之间"的处境,这种处境不仅在长篇小说中出现,在短小体裁中也较为常见。侨民文学作家将战争理解为是一场存在主义的灾难。这种世界观贯穿于老一辈作家的晚期作品;年轻一代作家则逐渐地克服了这种观念。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
【分类号】:I512.06
【正文快照】: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苏联文学中得到了广的战争功绩。时至今日,我们可以肯定,那些泛的体现。中俄老一辈读者对Ф.法捷耶夫高度评价阿斯塔菲耶夫作品的批评家是正确的《青年近卫军》、В.涅克拉索夫的《在斯大的,作家延续了托尔斯泰的文学传统。林格勒的战壕里》、В.潘诺娃的《同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荣;;加兹达诺夫审美意识中的存在主义及乌托邦情结[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06期
2 陈秀梅;魏海燕;;俄罗斯文学白银时代女性作家群体崛起现象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杨明明;;“大写”的死亡——解读《乡村》[J];俄罗斯文艺;2010年01期
4 杜荣;;论《亚·沃尔夫的幽灵》中的战争与生死观[J];长城;2013年04期
5 朱红琼;;冷战召唤与文学应答——以俄罗斯第三次侨民文学浪潮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年10期
6 朱红琼;;俄罗斯第三次侨民文学浪潮中的出版物概览——以法国的俄侨出版物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年11期
7 杜荣;;加兹达诺夫的艺术人生对法国社会文化的折射[J];才智;2013年02期
8 杜荣;;加兹达诺夫作品中的俄罗斯文化精神[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11期
9 唐英;;以自己的方式超越传统——《天赋》中纳博科夫对车尔尼雪夫斯基文学观念的反思[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08期
10 苗慧;白佳男;李恒仁;韩东;;俄侨文学作品书写的中国农民形象与秋收景象[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宫月丽;从俄罗斯文学透视俄罗斯的宗教哲学理念[D];吉林大学;2007年
2 杨建军;比较文化视野下的世界华裔文学新大陆:中亚东干文学[D];兰州大学;2009年
3 邱静娟;继承与超越[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程殿梅;流亡人生的边缘书写[D];山东大学;2010年
5 刘文霞;“俄罗斯性”与“非俄罗斯性”[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刘淑梅;布宁创作中的庄园主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7 龙瑜[,
本文编号:13114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311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