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生存困境中的不健全人—对《美国牧歌》的人本主义解读

发布时间:2017-12-29 00:25

  本文关键词:生存困境中的不健全人—对《美国牧歌》的人本主义解读 出处:《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牧歌 人本主义理论 生存困境 不健全人


【摘要】:菲利普·罗斯是杰出的美国犹太小说家。自1959年至今,五十余年中他笔耕不辍,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赢得了国内外学者、评论家的关注和好评。《美国牧歌》于1998年荣获普利策奖。它的出版标志着菲利普·罗斯的创作生涯迎来了新的高峰。国内外对《美国牧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品主题思想以及创作技巧等方面。本论文尝试使用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理论,主要关注《美国牧歌》中体现的人类生存困境和不健全的人两个方面。 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包括引言、理论介绍、两章正文和结论部分。 第一章是引言,介绍菲利普·罗斯的生活经历、主要作品、小说《美国牧歌》的故事梗概以及《美国牧歌》的国内外研究情况,并且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论点。 第二章是理论介绍,介绍弗洛姆的生平及其人本主义理论。本章对人本主义理论的介绍主要包括该理论形成的影响因素、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现代人的需求以及不健全的人四个方面。 第三、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三章主要分析了《美国牧歌》中人物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在美国这片梦想成真的土地上,人们有信心能够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但是在衰老、疾病及社会动荡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人又受困于对死亡的忧虑。崇尚自由的现代社会给人们提供了追求幸福的机会,然而,自由的另一面却是各种社会冲突事件的频发,人们在冲突中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 第四章主要分析了《美国牧歌》中不健全人的具体行为表现。当社会不能满足人的各种生存的需求时,人们表现出了对自由的逃避和人际关系的异化。求同和破坏是人们摆脱孤独,重拾安全感的两种方式。另外,人际交往中倡导的“市场倾向”评价标准导致了人们的异化关系。 第五章是结论。本部分总结全篇,作者认为罗斯和弗洛姆都关注人在社会中的命运和生存状态。社会的发展尽管要追求物质利益,但是发展始终要以人为本,关怀人性,从而实现人的健康发展。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吴方敏;;《美国牧歌》的神话原型解读[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林莉;;论《美国牧歌》的多重主题[J];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01期

3 袁雪生;;身份逾越后的伦理悲剧——评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J];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03期

4 傅勇;菲利普·罗思与当代美国犹太文学[J];外国文学;1997年04期

5 崔化;;伊甸园中的噩梦——试论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中美国梦的主题变奏[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张武德;当代美国犹太裔作家笔下的异化内涵[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7 李扬;;“美国梦”中的迷失者——《美国牧歌》主人公瑞典佬的悲剧评析[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夏明滇;;历史的文本性与文本的历史性——从新历史主义角度分析《美国牧歌》[J];镇江高专学报;2009年04期



本文编号:13480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3480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9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