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高校英美文学课程设置意义与教学改革思路探析背景:

发布时间:2016-10-12 21:20

  本文关键词:高校英美文学课程设置意义与教学改革思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高校英美文学课程设置意义与教学改革思路探析背景:

关键词:英美文学 课程设置 教学改革 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

 

    摘 要:英美文学课程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近几年来,培养学生实用性的语言交流和具体实践能力为目的实用教学思想受到追捧,因此这门课程日益“边缘化”。英美文学课程设置有其重要意义,有必要分析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探讨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英美文学 课程设置 教学改革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5)规定,英语专业课程分为三大模块,即英语专业技能课,英语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知识课。英美文学课程属于英语专业知识课,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这门课程一般是在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开设的。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之后,可以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同时又可以领略西方文化,扩大知识面,增加对文学的感性认识,提高人文素质。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用主义教学思想受到追捧,英语教学逐渐以培养学生实用性的语言交流和具体实践能力为目的,使得文学课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冷遇 。有学者曾指出,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文学教学已经彻底滑入到语言教学的范围之中去了,也就是说,文学教学仅成为语言教学和学生学习语言的一部分[1]。当然英美文学课受到忽视还有许多其它的原因:比如老师教学方法单一,内容枯燥,学生文学常识积累不足,学习目的不够明确,缺乏兴趣,等等。英美文学这门课程所面临的尴尬境况值得外语界深思和重视,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提高学生兴趣等诸多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

  一、英美文学课程设置的意义

    1.英美文学课程为学生学习优美而丰富真实的语言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目前英语教学普遍重语言教学,而轻视文学。事实上,这是一个误区。

  因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媒介。许多国外学者认为,语言教学应以文学为主要教材[2]。因此文学和语言学之间应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关系。学生倘佯在浩瀚的文学作品中,可以汲取语言的精华,提高对语言的感受和欣赏能力。一般而言,文学大师们的生活背景和阅历不同,语言运用的风格及遣词造句也不尽相同。比如莎士比亚剧本中词汇丰富,堪称词汇巨匠;笛福、狄更斯等作家做过记者,因此笔触简捷老练。英美作家的作品文体风格变化多,或高雅、或通俗,其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魅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阅读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可以感受到英语语言的极大魅力。

  2.英美文学作品是了解英美文化的一面镜子。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某种文化的载体,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是文化的传播者。因此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除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还需要了解文化,否则就不能真正理解和得体地运用所学的语言。也就是说,仅仅掌握一种语言并不意味着完全能使用该语言进行交际。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因此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好英美文化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英美文学课程是了解西方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可以接触到西方文化的思想观点、价值评判、西方人经常使用的视角,以及对这些视角的批评。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深刻了解西方文化,比如风俗习惯、社交特点、日常用语等;学到有关中西方文化异同的知识;培养用英语文化进行思维的能力;理解在另一种文化中生活的人。

  3.英美文学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有学者曾明确指出:大学只有加强自身人文精神建设方能为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文学教学,而文学教学的精髓是发扬人文精神,唯有搞好文学教学,才称得上脚踏实地的谈人文理想的教育[3]。人文精神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一部分,是现代人成功的要素之一,是获得高尚品格的起点。一个生命的丰富正是来源于对于自身以及世界的深刻思考,而文学的教育和启迪功能部分就在于此。所以多读点英美文学作品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关系密切,教材中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学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并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那些鲜活的例子可以教育学生如何识别真善美,假恶丑。

  二、优化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思路

    目前,多数高校的英美文学课采用的是“文学史+选读”的模式。南京师范大学的程爱民教授带着弟子曾对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做过详尽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0%以上的教师仍然沿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注重教师的讲解,对学生的参与要求不高。80%的老师感到教材有必要增加思考题。100%的老师认为教材中应该加入文学理论的内容。50%的老师认为课时不够用。同时还发现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兴趣在减弱,课后阅读量不大。因此英美文学课程亟待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革。

  1. 重视文论在文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现在几乎所有的文学教材一般都忽视了对西方文学理论的介绍,侧重的是背景知识、作者介绍和语言难点分析。与此同时,文学课老师在讲授课程时,也一般是从时代背景讲起,然后讲作家生平,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最后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罗列出的一大堆文学史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极易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一般被动地接受老师的“复述”。在处理文学选读时,老师也往往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解释表层意思上。学生们虽然上了文学课程,但只能浅尝辄止,没有接触过一部完整的小说或完整的剧本,没能学会如何欣赏和分析文学原著,更不用说形成自己对文学作品的见解了。我认为关于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充分利用教材,甚至网络来自学,但老师要布置好有关这方面的任务并及时在课堂上进行检查和总结。这样课堂的重点就可以放在指导学生如何欣赏和分析作品文本上面。事实上,新编教学大纲已明确指出了英美文学课的目的之一就是教授学生阅读分析文学作品,为今后进行研究生阶段或自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2. 20世纪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观念,改变了读者业已形成的阅读习惯,改变了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为文学诠释提供了更开放和自由的空间[4]。而这种改变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语境,对文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教学中渗入文学批评理论可以教会学生新的认知方式,也对文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有严谨的治学精神,应该掌握大量国内外最新资料,熟悉文学理论及研究方法,并会运用到作品分析当中。一般而言,不同的人在阅读同一部作品时,会选择不同的阅读视角。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切入点和批评方法。根据调查,学生阅读时所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文论知识的匮乏。因此在讲课过程中要注重文论的讲解,并运用实例来进行分析。以英美小说为例,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分析主题、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叙述角度、象征细节、语言风格等,除此之外还可以从更多的角度来进行评析,比如女性主义批评、叙事学角度、生态批评、后殖民主义等。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就某部作品提供几个评价的角度,让学生在课后查找资料。


  本文关键词:高校英美文学课程设置意义与教学改革思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87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387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f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