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诗歌模仿现实过程中的真理反映——柏拉图与雪莱笔下的诗与真

发布时间:2018-05-11 10:20

  本文选题:模仿 + 真理 ; 参考:《名作欣赏》2015年36期


【摘要】:诗歌的本质是模仿现实,但模仿能否反映真理依然存在争议。柏拉图认为模仿是玩意,与理念的真理相差甚远;雪莱立足于现实,把人间的真和美看作诗歌模仿和表现的对象。柏拉图还指责诗人只是神的代言人,诗歌的情感凌驾于理性之上;雪莱不仅看重灵感,还把诗人的地位提升到未经公认的立法者的高度。二者的模仿论旨在理性与想象力之争,科学与诗之争依然存在的当代为诗歌受冷落探寻原因,并启发诗人的创作理念和方向,即写诗勿忘模仿现实并反映真理。
[Abstract]:The essence of poetry is to imitate reality, but whether imitation can reflect truth is still controversial. Plato holds that imitation is a thing which is far from the truth of ideas; Shelley is based on reality and regards the truth and beauty of the world as the objects of poetry imitation and expression. Plato also accused poets of being God's spokesmen and of poetry over reason; Shelley not only valued inspiration but also elevated the poet to the rank of an unrecognized legislator. Their imitation theory aims at the dispute between reason and imagination, and the debate between science and poetry still exists to explore the reasons for poetry being neglected, and to enlighten the poet's creative idea and direction, that is, to imitate reality and reflect the truth in writing poetry.
【作者单位】: 云南财经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云南财经大学科研基金青年项目资助
【分类号】:I106.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彭惠民;;浅论生活的意义[J];青春岁月;2015年11期

2 尚华;管晓蕾;;浅析中国古典散文与英美随笔散文的文化特质和审美特征之不同[J];语文建设;2014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胜明;文化旅行理论视野下的《印度之行》[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静;雪莱在中国(1905-1937)[D];复旦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美茂;哲人看到的是什么——关于柏拉图哲学中“观照”问题的辨析[J];哲学研究;2003年01期

2 王光松,吴润仪;柏拉图灵魂论浅论[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程志敏;柏拉图著作的翻译与理解[J];开放时代;2004年05期

4 周勇;;哲学、诗歌与智术——柏拉图的千古课程难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4期

5 彭磊;;柏拉图书简的真伪[J];求是学刊;2009年02期

6 刘华萍;;柏拉图正义与智慧视域下的政治与哲学关系[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续书娴;;柏拉图哲学思想述评[J];才智;2011年35期

8 张岸;;柏拉图解释的六种进路[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年17期

9 孙道天;柏拉图[J];世界历史;1981年05期

10 段光玲;;一本开拓研究柏拉图哲学道路的书——《柏拉图哲学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肖草;;早期欧陆哲学视域下的神正论:从柏拉图到康德[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二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张伟珍;完整权威的柏拉图著作[N];人民日报;2003年

2 贾玉峰;西方文化的哲学基础[N];陕西日报;2002年

3 张巍;柏拉图为何写作对话录[N];文汇报;2011年

4 陆扬 复旦大学中文系;柏拉图笔下的狄奥提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厦门大学哲学系、知识论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 陈嘉明;“一”与“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6 林圭文;梅花雪中开 傲霜散清香[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胡孝根;柏拉图对话文体与思想创制之关系[D];浙江大学;2009年

2 吴新民;柏拉图的惩罚理论[D];浙江大学;2007年

3 姚振强;柏拉图—斯宾诺莎哲学中的理性与生存[D];浙江大学;2004年

4 申林;柏拉图的正义理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5 宋继杰;柏拉图《蒂迈欧篇》的宇宙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赵广明;理念与上帝[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嘉;试辩“柏拉图非诗”[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刘余;柏拉图著作中的数学[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3 田晓瑜;柏拉图摹仿说的现代阐释[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1年

4 贾海滨;柏拉图正义与法治关系思想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马圆;柏拉图关于知识定义的论证——《泰阿泰德篇》的文本解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6 闫哲;柏拉图的哲学—教育思想[D];山东大学;2008年

7 徐景文;论柏拉图的公民教育思想[D];山东大学;2008年

8 谢荣珍;柏拉图的社会和谐观[D];湘潭大学;2009年

9 满亮;关于柏拉图正义理念的伦理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煌明;理念与天理——柏拉图与朱熹[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8735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8735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5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