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与重建:《老无所依》的后现代解读
本文选题:《老无所依》 + 后现代主义 ; 参考:《黑龙江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老无所依》在麦卡锡娴熟的西部文学创作基础上,融合了犯罪文学的诸多元素,对通俗文学传统元素进行了颠覆性的改写,并将它们重构成为全新的样貌。本论文一方面讨论小说对传统元素的颠覆与重建,其中包括犯罪文学中的谜团设置、侦探形象和罪犯形象,以及西部文学中的西部边疆与牛仔形象。《老无所依》与大众文化的结合充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对通俗文化的开放精神。另一方面,本文试图从小说的文体学特征解读作品的后现代性。《老无所依》正体字的文字沿袭了作家以往的创作风格,造字人麦卡锡颠覆能指与所指的二元关系,重建了一个能指背后含义不再明确的符号世界,从而影射世界的难解与神秘;作者还颠覆了常规句法的逻辑关系,构建出一个主客体平等的世界;最后,小说以独特的印刷方式在视觉上颠覆了常规小说文本,建立了一个主体性消逝的世界。这些文本游戏表现出一个后现代主义作家在创作中消解语言规范的能力。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Mccarthy's skillful western literary creation, "the old men of nothing" integrates many elements of criminal literature, rewrites the traditional elements of popular literature, and reconstructs them into a new appearance. On the one hand,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subvers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elements in the novel, including the mystery of the criminal literature. On the other hand, this article tries to interpret the postmodernity of the works from the stylistic features of the novel. On the other hand, this article tries to interpret the post modernity of the works from the stylistic features of the novel. Following the writer's previous creative style, the creator of the word Mccarthy subverted the two yuan relationship with his reference, reconstructing a symbolic world with no definite meaning behind it, thus innuending the world's difficulty and mystery; the author also subverted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of conventional syntax and built a world of equality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the guest; finally, the novel was unique. The mode of printing subverts the text of the conventional novel visually and establishes a world of disappearing subjectivity. These text games show the ability of postmodernist writers to eliminate the language norms in their creation.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明文;祝小军;;暴力得逞——《老无所依》的主题剖析[J];电影文学;2008年14期
2 高颖娜;;失落的家园——《老无所依》中的隐喻[J];电影文学;2008年14期
3 马珍萍;;《老无所依》:用隐喻建构故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4 张冬玲;;警察退场:《老无所依》的批判视角[J];电影文学;2009年01期
5 汪汉利;;论《老无所依》的人文底蕴与伦理缺陷[J];电影文学;2009年19期
6 张亦兵;;《老无所依》——生命追逐的思考[J];剧影月报;2008年03期
7 马珍萍;胡淼淼;;《老无所依》:用隐喻建构故事[J];长城;2010年02期
8 郑键;;如果我老无所依[J];杂文选刊(上旬版);2012年12期
9 顾梅珑;;猜不猜硬币都一样:《老无所依》中的黑色宿命[J];电影评介;2008年14期
10 徐燕;;《老无所依》:上帝的退隐与撒旦的复活[J];电影评介;2008年1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璇 许雷;洪都拉斯人“老无所依”[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本报记者 潘圳;“老无所依”折射伦理与制度的双重困境[N];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孙丽萍;《老无所依》为何成最大赢家[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陆扬;《老无所依》的悲剧意味[N];文艺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李佳飞;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N];海南日报;2011年
6 孙健敏;《老无所依》的殊途同归[N];文艺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郑莉;老无所依:缺失的不只是良知[N];工人日报;2012年
8 西风;暴力阴森 《老无所依》缘何获奥斯卡奖[N];东方早报;2008年
9 ;谁让退役运动员“老无所依”[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10 雷迅;谁来养“桃姐”?[N];四川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倩倩;重构“老有所依”的精神家园[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郑希宝;颠覆与重建:《老无所依》的后现代解读[D];黑龙江大学;2015年
3 王威;异化: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分析《老无所依》[D];东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359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035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