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论中世纪阿拉伯苏菲文学的“私语”文体

发布时间:2018-06-20 04:32

  本文选题:私语 + 中世纪苏菲文学 ; 参考:《外国文学研究》2015年02期


【摘要】:阿拉伯中世纪苏菲文学家常用"私语"或"静默交谈"文体,借助与"安拉"私密对话的方式,将个人与宇宙、自白与宽恕、真理与语言、精神追求和现实冲突之间的关系诉诸笔端,倾诉自我的不安、孤独、怨情、苦闷等世俗化情感,折射出中世纪阿拉伯苏菲文人的存在主义观。10世纪苏菲派著名神学家、文学家阿布·哈彦·陶希迪的《神示》是这一文体的典范。作者在该作品中表现出"多面自我"和"本我"之间即依存又矛盾、即交织又排斥、即统一又分离的关系,主张寻求多元的统一,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同时,作者从形而上学层面,为认识真理过程构置了形式,即"呼唤"与"回应"的转换性结构范式,意即苏菲派所追求的终极人生意义——"人主合一"。
[Abstract]:Sofie writers in the Arab Middle Ages often use the style of "whispering" or "silent conversation," by means of a private dialogue with "Allah," in which individuals and the universe, confessions and forgiveness, truth and langua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iritual pursuit and the realistic conflict appeals to the pen to pour out the secular feelings of uneasiness, loneliness, resentment and depression, which reflects the existentialism view of the Arab Sufi literati in the Middle Ages and the famous Sufi theologians of the 10th century. Abulhayan Tauhidi, a writer, is the model of this style. In this work, the author shows the interdependence and contradiction between "multi-facet ego" and "id", which are intertwined and excluded, that is, unity and separation, and advocates seeking pluralistic unity and emphasizing the universality of contradiction. From the metaphysical level, the author constructs the form for the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 truth, that is, the transformational structural paradigm of "call" and "response", which means the ultimate meaning of life pursued by the Sufi school-"the unity of man and subject".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
【分类号】:I109.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彦婷;;密特威舍教授家庭中的权力转移——《微光世界的继承人》中福柯权力理论的应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韩韦;;风中幻影——浅析《风之影》作为畅销书的写作特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3 未志英;;《约拿书》的隐喻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4 杜海燕;;王家卫《2046》缀合复调式叙事结构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5 颜桂堤;;经典:流动与建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6 殷婷婷;;“整合”亦或“颠覆”——阿多诺与本雅明的“技术介入”之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7 王小翠;;试析《简·爱》中女性话语权的缺失与建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8 强玲;;新历史主义的颠覆与抑制——以长篇小说《兔子,跑吧》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9 缪菁;;爱情背后的辛酸过往——试比较《茶花女》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10 王丹宁;康建明;;“双声话语”视角下的吕贝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王新新;;菲利普罗斯:新历史主义的实践者——《反美阴谋》的新历史主义解读[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2 鲍国玉;;认知隐喻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郭红梅;;新媒体艺术的空间叙事[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4 赵炎;;解构的“新历史主义”绘画——对中国当代艺术现象及批评历史意识的一种反思[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5 黄光伟;;“新批评”派的“范例”及其历史意义[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6 罗如春;;身份认同问题三论[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7 朱月娥;;文化生态中翻译的中度干扰[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郑贞;钱佳静;;《米》中停顿的翻译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陈霖;;青年亚文化的新媒介空间[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闫建华;劳伦斯诗歌中的黑色生态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志萍;当代新疆文学的性别书写及其文化内涵[D];南开大学;2010年

6 吴越民;中美报纸新闻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跨文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董美含;90年代后美国华裔女性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熊宇飞;意识的世界与主体的生成[D];暨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艳萍;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实践在中国语境下的新发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阳;无暇浪漫: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石睿;探寻精神的归宿[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邓婉;奈保尔的“文化苦旅”——从奈保尔作品中的意象看其文化身份[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春茜;人性的守候[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韩伟杰;叙事理论视阈下《一位女士的画像》主题阐释[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波;菲茨杰拉德小说的叙事艺术[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涛;现代与传统的交织[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梁昱;从“五要素”角度看《明朝那些事儿》[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志刚;对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中“野人”约翰的拉康式解读[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松;;“冷战军人”的勋章[J];世界知识;1954年22期

2 安士伟,沈遐熙,宛耀宾,马贤;风范长存──纪念包尔汉·沙希迪先生诞辰一百周年[J];中国穆斯林;1994年05期

3 张鸿年;我所认识的赛义德·贾法尔·沙希迪教授[J];国外文学;1991年01期

4 杨学纯;;美帝国主义蹂躏下的伊朗[J];世界知识;1954年23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彭少虎;西门子Teamcenter Express中国包发布暨维罗希迪公司成立[N];机电商报;2009年

2 ;伊朗拟射新卫星[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心宣;伊朗今年再次发射自制卫星[N];中国航天报;2010年



本文编号:20429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0429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1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