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塔吉雅娜的爱情观变化及其意义
本文选题:塔吉雅娜 + 爱情观 ; 参考:《菏泽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摘要】:塔吉雅娜是普希金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女主人公,别林斯基称其为"俄国妇女的典型"。其典型形象塑造以贯穿始终的爱情而完成。她从乡村少女到贵妇人,爱情观从稚嫩走向成熟,这种变化缘于她爱情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也是传统父权制文化压迫的必然结果。塔吉雅娜形象的出现成为俄罗斯文学中女性觉醒的肇始,其艺术手法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对当下的文学创作仍有启示意义。
[Abstract]:Tajiana is the heroine of Pushkin's poetic novel Evgeni Onegin, which Billingsky calls "the typical Russian woman". Its typical image is shaped by the love that runs through all the time. From a village girl to a lady, her view of love has changed from immature to mature. This change is due to the collision between her love ideal and reality, and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oppression of traditional patriarchal culture. The appearance of Tajiana's image has become the beginning of female awakening in Russian literature. Behind its artistic technique, it contains profound social significance and still has enlightenment to the present literary creation.
【作者单位】: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编辑部;湖南女子学院;
【分类号】:I512.07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蔷;;女性主义批评视域下的俄罗斯女性悲剧形象解读[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2 叶珊珊;;浅谈俄罗斯文学中优秀妇女形象[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3 李孝英;;契诃夫小说的幽默讽刺风格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肖支群;一样的日常生活,不一样的描述——曼斯菲尔德与契诃夫小说风格比较[J];德州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杨晓笛;;试析《大雷雨》与《雷雨》的主题寓意[J];俄语学习;2011年01期
6 叶婷;;浅论罗亭之悲剧根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7 杜敏;;赫尔曼——俄国文学中的早期资产者形象[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期
8 陈梦;新旧文化交替的悲剧典型——关于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9 高荣国;;误读与过度诠释:再论奥勃洛摩夫与“多余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10 韩法良;《套中人》新辩[J];开封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春艳;俄罗斯文学中的圣徒式女性形象[D];黑龙江大学;2006年
2 付美艳;涅克拉索夫的诗歌创作与民间文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妍慧;普希金的圣经情结[D];湘潭大学;2003年
2 朱洪文;普希金叙事文学的叙述学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3 吴玉洁;肖洛霍夫与湖湘文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巢进文;普希金作品中的帝王形象[D];湘潭大学;2006年
5 李秀云;《新垦地》女性形象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任洪娇;社会转型时期的世纪病意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戴可可;《伊戈尔远征记》与俄罗斯文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酉平平;契诃夫客观性思想的多维审视[D];湘潭大学;2007年
9 陈康;论中世纪法、俄两国英雄史诗中的英雄形象[D];湘潭大学;2007年
10 汤林峄;论普希金早期的酒神题材诗歌[D];湘潭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家荣;;普希金理想的俄国贵族妇女形象——达吉雅娜形象浅析[J];兰州大学学报;198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榕榕;;骑士爱情观的异化[J];沧桑;2010年04期
2 姜波;四个从家庭中出走的妇女──中外作品妇女爱情观比较[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3 ;名人的爱情观[J];杂文选刊(下半月版);2006年03期
4 李明;解读《杜兰葛山庄》中的爱情观[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5 李伟;;从希腊神话叙事中看希腊人的爱情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6期
6 龚朝红;;植根于文化中的爱情观[J];世界文化;2007年11期
7 陈欣;;中西方传统爱情观比较[J];文教资料;2010年01期
8 张丽丽;;文学作品中的爱情观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体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王丽霞;;从《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看劳伦斯的爱情观[J];青年文学家;2014年09期
10 周萍;;生命永恒的回声——以朵拉的爱情观及作品为例[J];海外华文教育;2008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贾宝琦;“常于静处传深意,默坐相看莞尔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董力嘉;特里斯坦典雅爱情观述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张林林;论六六作品爱情观的嬗变[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3 李光纪;从《忏悔录》中解读卢梭的爱情观[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4 张志;宗教化与世俗化:《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两种不同的爱情观[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晓;劳伦斯主要作品中女性人物爱情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6 肖少华;戏剧矿工三部曲揭示的劳伦斯的爱情观[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赵红梅;以安娜为例探讨托尔斯泰的爱情观[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436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043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