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理论下《傲慢与偏见》的篇章解读
本文选题:认知语言理论 + 《傲慢与偏见》 ; 参考:《语文建设》2015年14期
【摘要】:简·奥斯汀在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运用了大量的反讽语言,反讽语言风格在烘托主题、描述情节和塑造人物性格上的运用大大提升了这部作品的整体表现力和艺术魅力。认知语言理论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该理论并不是单一的理论,而是一种研究范式,反讽语言亦是认知语言理论中的一种,通过对生活中言语的研究,从而对其进行提炼,最后发展成为一种理论,这种理论在文学创作中被广泛地运用。本文以《傲慢与偏见》为例,在认知语言理论下对该文本进行研究。
[Abstract]:Jane Austen used a lot of ironic language in her masterpiece Pride and Prejudice. The use of irony language style in setting off themes, describing plot and shaping character greatly enhanced the overall expressiveness and artistic charm of the novel. Cognitive language theory is a branch of linguistics. It is not a single theory, but a research paradigm. Irony language is also one of cognitive language theories. Finally, it developed into a theory,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literary creation. This paper takes Pride and Prejudice as an example to study this text under the cognitive language theory.
【作者单位】: 攀枝花学院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561.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丹;;语用学视角下对《傲慢与偏见》的语言赏析[J];语文建设;2013年35期
2 赵娟;;《傲慢与偏见》的形式美探讨[J];语文建设;2014年3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龙萨金;;语用学视角下对《傲慢与偏见》的语言赏析[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年11期
2 李慧;邹爱荣;赵青;;从《傲慢与偏见》解析简·奥斯汀的婚姻观[J];语文建设;2015年08期
3 罗倩妮;;简·奥斯汀作品中的女性主义叙事研究[J];语文建设;2015年14期
4 张智明;;女性主义理念中简·奥斯汀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J];语文建设;2015年1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吕代珍;;《傲慢与偏见》中的语用学渗透——言语行为理论和违背合作原则的体现[J];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隋平;;英语电影《新傲慢与偏见》评析[J];电影文学;2013年05期
3 延辉;;《傲慢与偏见》中的喜剧元素与女性意识[J];考试周刊;2012年69期
4 初春玲;;《傲慢与偏见》中的语言风格探讨[J];山花;2013年2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进军;尹蔚;;2005年的语言理论研究[J];汉语学报;2006年04期
2 李珂;;语言理论教学和研究全国学术研究会和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何兰;;语言理论中的意义范畴[J];宜宾学院学报;2009年08期
4 陈忠平;;菲尔摩语言理论中的框架之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君方;;神保格:《语言理论讲话》[J];语言学资料;1965年Z1期
6 陈松岑;;我们对语言理论课程改革的看法[J];语言学资料;1966年01期
7 姚律人;;瞿秋白同志对语言理论的重大贡献[J];昆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8 吴长安;寻找语言文化的感觉——《语言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理论创新[J];中国图书评论;1996年05期
9 朱凌青青;;第二届语言理论和教学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召开[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4期
10 徐通锵;“改革开放”以来的语言理论研究[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牛俊丽;;沙粒中的宇宙——解读《灵活的语言》[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孟建安;;语言理论的新贡献——王希杰“潜性”和“显性”语言理论评介[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雷斌;;王希杰先生的潜语言理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徐文堪;;信息革命时代的语言理论和词典编纂[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5 钟玖英;;潜显语言理论研究述评[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胡壮麟;;发展中国特色的语言理论研究——纪念高名凯先生诞生100周年[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7 鞠玉梅;;索绪尔的语言理论与伯克的修辞学说[A];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研究——第二届中西语言哲学高层论坛暨纪念索绪尔逝世100周年论文集[C];2013年
8 朱峰;;显性和潜性——语言学中的新概念——读《修辞学通论》[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裴文;索绪尔语言理论体系中的时空观[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腾慧群;索绪尔学说在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锦琴;[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2 牟金江;基于全语言理论的英语整体阅读教学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丁小静;儒墨语言理论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维琪;葡汉对比分析与翻译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481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048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