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阿斯塔菲耶夫创作中的生态伦理主题

发布时间:2018-11-11 10:12
【摘要】:生态问题是人类面临的最迫切问题之一,它引起了许多敏锐、积极的文学家和文艺批评家的关注。1962年美国记者蕾切尔卡逊发表了自己的长篇报告《寂静的春天》,拉开了全世界生态文学的序幕,在这之后,生态主题的作品大量涌现,形成了“生态艺术潮”。 生态文学是“生态艺术潮”中的重要分支,它的主题是保护自然,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生态文学从生态伦理角度来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生态平衡,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它在精神和道德层面研究人与自然的新规律、新内涵、新型的相互关系。生态文学作家用小说、诗歌、特写及其他文学形式考量、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些作家记述了严酷的生态危机;另一些作家探讨了人与自然新的内涵。生态文学作家通过自己的作品呼吁人类提高环保意识,推动环保事业向前发展,生态文学在提高环保意识、增强环保理念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作为当代文学创作的崭新主题和反映的深刻内涵,研究生态文学的本质特征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俄罗斯生态文学是世界生态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生态文学内涵丰富,视角广泛:俄罗斯生态文学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认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揭露人类破坏大自然的恶劣行径,探寻俄罗斯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和道德危机出现的社会根源,指出俄罗斯生态环境的恶化程度已经超出大自然的承受能力,应当引起极大的关注。在俄罗斯生态文学作家中,维·彼·阿斯塔菲耶夫是杰出的代表之一。 本论文题目是《阿斯塔菲耶夫创作中的生态伦理主题》,论文由5部分组成:1)引言;2)维·彼·阿斯塔菲耶夫和生态文学;3)影响维·彼·阿斯塔菲耶夫创作中生态伦理主题的诸因素;4)维·彼·阿斯塔菲耶夫创作中的生态伦理主题;5)结束语。 各部分主要内容归纳如下: 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立题的必要性,明确了研究目的和任务,介绍了该论文的新意、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章主要介绍生态文学的概念内涵及其历史发展,指出生态文学的出现是现代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此外,在对阿斯塔菲耶夫生平和创作经历考察的基础上,阐述生态主题在其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章从四个方面(生活经历、宗教思想、文学传统和社会环境)论述影响阿斯塔菲耶夫生态伦理主题创作的因素,重点叙述其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强调阿斯塔菲耶夫在其创作中所体现的对生态伦理这一主题的不懈追求和深刻阐释。 第三章重点分析阿斯塔菲耶夫的三部代表作品——《鱼王》、《最后的致敬》和《俄罗斯田园颂》,解读作家爱护大自然的深刻思想,领悟他精神思想的不断升华,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为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 结束语部分归纳了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生态文学的出现是世界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生态文学已经成为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文学创作中的永恒主题,无数作家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唤醒人类的生态良心。 3)生态问题同人类伦理道德的缺失紧密相连,阿斯塔菲耶夫创作中的这一思想为当代文学创作指引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4)俄罗斯生态文学在生态保护、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良心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生态伦理主题在俄罗斯生态文学中还有待发展,这一主题的完善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5)作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阿斯塔菲耶夫以其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的目光关注生态问题,并以批判的态度揭露当时的社会现实。阿斯塔菲耶夫用一生的时间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思考着人类的命运。 除了上述部分外,本论文还包括参考书目及感谢信等内容。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512.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佳丽;;时空漫游——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的时空特点[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谷玮洁;;阿赫玛托娃抒情诗歌的陌生化审美[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周淑娟;;浅析叶赛宁组诗《波斯抒情》中的“颜色”聚合体及其功能[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赵建常;;彰显人性的战争书写——阿斯塔菲耶夫战争小说创作论[J];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5 武艳玲;姜楠;;“一切都会过去,可不是一切都能忘掉!”——布宁的《暗径》赏析[J];吉林教育;2010年34期

6 吴生艳;;论《驿站长》中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7 袁萍;;茨威格小说中的三种情爱[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8 郝燕;;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多元化结构[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12期

9 牟妍妍;;命运多舛的布尔加科夫[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30期

10 张月;;浅析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创作特点[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3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海艳;顿河哥萨克的群体精神真理探寻与历史悲剧[D];黑龙江大学;2011年

2 陈南先;俄苏文学与“十七年中国文学”[D];苏州大学;2004年

3 张海燕;洛特曼的文化符号诗学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詹玲;被规训的历史想像[D];浙江大学;2008年

5 李国宏;列宁斯大林文化革命思想与实践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高建华;库普林小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吴玉英;库利科夫斯基文学创作心理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程殿梅;流亡人生的边缘书写[D];山东大学;2010年

9 杨海云;赫鲁晓夫时期文化“解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刘淑梅;布宁创作中的庄园主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琼;布宁小说中的普世性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代鹏;论《大师和玛格丽特》的艺术创新[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单晓莹;阿赫玛托娃早期诗歌的修辞特色[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扬;瓦·格·拉斯普京作品中的故土情结[D];河南大学;2011年

5 黄莹莹;阿赫玛托娃《安魂曲》的结构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6 袁文君;从政治现代性的视角审视俄罗斯“白银时代”主体观的兴衰[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庞博;A.索尔仁尼琴作品中人性和个性的反映[D];辽宁大学;2011年

8 程婧;布宁短篇小说的宗教意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振国;《苦难历程》中的家园母题[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妍;白银时代背景下的高尔基与象征主义[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245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3245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9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