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论严歌苓《扶桑》中的辩证“凝视”

发布时间:2018-11-21 08:56
【摘要】:严歌苓的作品《扶桑》自]996年发表以来因其细腻的笔法和独特的写作方法获得了诸多好评,并于200]年由凯茜.西尔柏翻译成英文在欧美各大图书市场畅销。评论界对该小说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人物形象分析,对比分析和写作技巧上。本文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即凝视和福柯的全景敞视理论的背景下,深入分析和探究在父权制下凝视并不是单向的,并不是只有男性才凝视,而是双向发生的:男性通过凝视企图控制、占有和规训女性;与此同时,女性并不是被动无力的接受男性的凝视,而是逐渐成长为一股温和的反抗男性凝视的重要力量,颠覆男性在父权社会的主导力量,完成对男性的规训。 论文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主要介绍作者严歌苓和作品《扶桑》,以及该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包括第二、三、四三个章节。第二章是论文的理论基础部分:凝视和福柯的全景敞视理论。福柯由边沁圆形监狱的原型发展出全景敞视理论,该理论以凝视为媒介实现控制、占有和规训凝视对象的功效。传统的凝视理论认为在父权社会中女性是权力关系的弱者,只能被动的接受男性的凝视,进而被男性控制和规训。而福柯的全景敞视理论则认为整个社会是一张权力关系之网,在这张网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是互相联系的,因此,女性在被男性凝视的同时也会发动对其的反凝视,以消解被男性规训和控制的目的。 第三章论述了父权体制下男性对女性的凝视,即小说的两位男性角色克里斯和大勇对扶桑的凝视。作为美国男权社会的产物,克里斯从文化和性别两个角度对扶桑进行凝视;而大勇则是中国男权社会的代表,他也从性别的角度对扶桑进行凝视,二者的凝视都以规训和占有扶桑为目的。 第四章主要论述了女性对男性的凝视,即分析了作为权力关系中的反抗力量,扶桑凭借着她温和沉默和宽容的女性凝视,对父权制发起了反抗和挑战。通过她的凝视作用,克里斯和大勇这两位男性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扶桑成功地进行了对父权制的挑战。 第三部分为第五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号召对父权社会体制下的凝视现象予以更多的重视并平等公平的待人接物,建立一个更加友好和谐的社会。
[Abstract]:Since its publication in 1996, Yan Geling's work "Fusang" has been well received by Kathy for its exquisite style of writing and unique writing method. Silber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major book market best-selling. Critics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characters, contrastive analysis and writing skills. This paper, from a different angle, namely staring and Foucault's panoramic open view theory, deeply analyzes and explores that staring under patriarchy is not unidirectional, but not only male gazing. It occurs in both directions: men attempt to control, possess and discipline women through gaze; At the same time, women do not passively accept male gaze, but gradually grow into a moderate resistance to male gaze an important force, subverting male dominant power in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completing the discipline of men. The thesis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author Yan Geling and his work Fusang, as well a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summary of this work. The second part is the main body of the article, including the second, third, and 43 chapters.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thesis: staring and Foucault's panoramic open view theory. Foucault developed the panoramic open view theory from the prototype of Bentham Round Prison, which uses gaze as a medium to control, possess and discipline the efficacy of gaze objects. The traditional gazing theory holds that in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women are weak in power relations and can only passively accept the gaze of men and then be controlled and disciplined by men. Foucault's panoramic open view theory holds that society as a whole is a network of power relations, in which every individual is interconnected, so that women, while being stared at by men, also initiate anti-gaze. To dispel the purpose of being disciplined and controlled by men.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male gaze on women under the patriarchal system, namely the two male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Chris and Da Yong's gaze on Fusang. As the product of American patriarchal society, Chris gazed at Fusang from two angles of culture and gender. Da Yong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patriarchal society. He also gazes at Fusang from the angle of gender, both of which are aimed at discipline and possession of Fusang. The fourth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female gaze to the male, that is to say, analyzes the resistance power in the power relation, Fusang, with her gentle silence and tolerant female gaze, launches the resistance and the challenge to the patriarchy. Through her gaze, both Chris and Da Yong have changed dramatically. Fusang successfully challenged patriarchy. The third part is the fifth chapter, summarizes the full text, calls for more attention to the phenomenon of gaze under the patriarchal social system and equal and fair treatment of people, to establish a more friendly and harmonious society.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712.07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水生;;论“重返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及其反思[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2 张旭平;建构与解构:主体在现代、后现代哲学中的命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3 陶徽希;;福柯“话语”概念之解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钱雯;;文化诗学:理论、方法及局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岳俊辉;;论《黑猫》对政治的心理学解析——兼论爱伦·坡的保守政治观[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戚涛;文学作品的福柯式阅读——以《拾橡子的男孩》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张宝明;长时段 博物馆 主体性——《20世纪中国文学通史》的意义及其局限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杜军虎;;后现代主义对“人类中心论”的批判[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王国勇;;惊悚向生存的让渡——影片《异度空间》哲学美学价值探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10 伊迎;;化功大法——评后结构主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阳;;隐私话语的诞生与大众传媒业——一种知识考古学的路径[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凡;;技术图景中人主体性的缺失与重构[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3 江弱水;;胡适的语文观与三十年代的反拨[A];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朱存明;;汉画像研究的图像学方法[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戴丹;;艺术批评的另一种理论取向:情境分析——以蔡国强之《草船借箭》为例[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6 于洋;;艺术批评的媒体化与艺术媒体的批评化[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7 张树国;;论《左传》的性质及其对古代散文研究理论建构的意义[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8 刘开会;;认识你自己——利科的自我观解读[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曹顺庆;王超;;论中国古代文论的中国化道路——对“中国文学批评”学科史的反思[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10 柏贵喜;;乡土知识及其利用与保护[A];人类学与乡土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2005卷[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4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宁;一体与异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硕;进化心理学的人类学哲学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9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征;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大学制度变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波;科学发展的道德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2 张同;从布迪厄的惯习、场域理论看网络论坛中网民话语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林健生;大学场域中师生话语权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军;福柯主体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牙运豪;试论许地山小说的话语形态与审美[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叶立;网络新闻的叙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聂建顺;人文关怀:民间信仰之本[D];中原工学院;2011年

8 梁宁宁;跨文化视角分析旧约中罪恶的权力话语[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9 杨婷婷;“不成魔不成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艳华;论克尔凯郭尔的生存美学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464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3464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5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