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尘嚣》中芭斯希芭反传统形象的瓦解
【作者单位】: 中华女子学院外语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中华女子学院2014年度科研规划课题“哈代‘威塞克斯小说’女性形象系统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KG2014-0307
【分类号】:I561.07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菊;;电视广告中的性别镜像[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李璐;被解构的男性主体——《苔丝》中安吉尔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3 张舒予;论伍尔夫与勃朗特的心灵与创作之关联[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褚蓓娟;;海勒笔下的女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宋雪;谢劲秋;;俄狄普斯之旅——从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看裘德的悲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周文静;;荒原上孤寂的灵魂——论《还乡》中主要人物价值观的多元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7 左文娟;;媒介中女性形象的偏见描述和尴尬定位——由一位母亲致媒体的公开信引发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8 张婧婷;;浅析《女勇士》异质文化中的身分属性的寻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9 张颖;;《呼唤》对当代女性形象的重构——析内尔·金罗斯的独立与自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10 方旭红;;现代文学语境中悲剧审美态势下的“隐形批判”——读迟子建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庆;;《家庭教师》中女性形象塑造之“性政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胡彦;;女性写作:从身体到经验——兼论当代女作家的创作[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3 陈晓敏;;全球化背景下性别教育的本土经验——一个女性学课程建设样本的解读[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付新艳;;浅谈当代女性主体意识的教育——从一位女博士生的相亲谈起[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叶文振;;女性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与特点[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章娟;巨东红;;社会性别视野下的职业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困境——基于厦门市210名职业女性的调查[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唐觐英;;论作为公共讨论的舆论——基于中国转型时期“家庭暴力”议题的思考[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郭璇;;论中国婚姻家庭中的女性地位[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黄娅;曹婕;;试析毕节试验区发展20年的妇女社会地位问题——以黔西县为个案[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辇雪妮;;突破“玻璃天花板”——浅谈女性领导如何脱颖而出[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玲;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许庆红;性、政治与诗歌理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军;想象性书写与边缘性阅读[D];吉林大学;2011年
6 高莹;21世纪中国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开发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张霁月;新中国革命题材电影中的寡母寓言(1949-1978)[D];上海大学;2011年
8 冷舜安;当代中国性别和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卢普玲;人物与叙述[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永泉;《儿女英雄传》考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岩;跋涉在路上—女性视域下的李少红影视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媛;哈代笔下的理想女性形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贺羡;我国两性收入差距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周建兰;新世纪《东方女性》中女性情感表现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王贤蓉;论阿诺德·贝内特《克雷亨格》中的父子关系[D];湘潭大学;2010年
6 辛涛;论《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中菲利普人格的转变[D];湘潭大学;2010年
7 何淼;他(她)与他(她)的舞台[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曾秋霞;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蝇王》[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庄莉贤;小学语文教科书性别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娟;用后殖民主义理论解析《野草在歌唱》[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丈夫和“小蜜”[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07年03期
2 张清华;当代文学中的皇帝婚姻模式──一个男权主义批判的视角[J];小说评论;2000年03期
3 潘承玉;;潘金莲:长在男权主义粪土上的恶之花[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4 徐继忠;;《红楼梦》中的男权主义[J];社会科学家;2010年07期
5 唐珍珍;;从被扭曲了的女性形象看《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男权主义思想[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6 刘沛林;;劳伦斯象征隐喻体现的男权主义思想[J];作家;2012年22期
7 颜世云;;男权社会的又一个牺牲品——《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黛西[J];名作欣赏;2012年06期
8 ;欢乐家庭[J];意林;2011年04期
9 雷艺璇;;谁手中的“白丝带”——论电影《白丝带》的男权主义[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年05期
10 董鑫;;论巴金《家》中的男权主义思想[J];当代小说(下);2011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张立国;迷你男权主义[N];中华读书报;2004年
2 干玉兰;“子随母姓”打破韩国男权主义[N];西部时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献明;男权主义的哲学批判[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300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530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