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们梦太久》中的异化与自我认同解读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339.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泳;;窗口与自我[J];中国企业家;2008年18期
2 孙瑞雪;;自我问题的文学呈现——自叙传小说新论[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夏子英;;迷途知返——从女性主义角度看《成长教育》[J];电影评介;2010年10期
4 杨梅;窦琴;;语言教师促进学生形成生产性自我认同的因素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贾晓明;雷雨佳;;早年被收养大学生自我认同发展的质性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凌逾;生活政治中的女性自我认同——论张爱玲的小说《传奇》[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姚斌;;电影《大地》与“中国形象”[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04期
8 袁洪英;;社群主义自我观的理论结构及其现实关照[J];北方论丛;2009年04期
9 高一虹;赵媛;程英;周燕;;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与自我认同变化的关系[J];国外外语教学;2002年04期
10 景圣琪;;伊玛堪的历史记忆与自我认同[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妍;吕培瑶;刘志强;;职校学生自尊、自我认同感与归因方式的研究[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任小莉;;青少年网络交往中自我表现策略及与其自我认同的关系[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刘永兴;樊金娥;;社会心理学视域下的自我认同问题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金霞;;浅谈农民工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运佳;周仁锐;;高中生自我认同变化对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王玉侠;;替代性道德根源的重建——泰勒的自我认同观[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7 张妍;张瑞娟;许芳;;职高生自尊、自我认同感与归因倾向的相关研究[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兆福;;做医生与做人[A];玉溪市第十届内科学术年会专题汇编[C];2005年
9 韩震;;全球化、现代消费和人的认同[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杨晋涛;;闽西蓝姓居民的“畲族意识”——一个族群建构的例子[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晓鹏;存在、权利与自我认同[N];上海证券报;2007年
2 马新宇;论中华民族的自我认同[N];吉林日报;2010年
3 肖峰;自我认同:数字时代的人文困惑[N];光明日报;2003年
4 吴玉军;走出自我认同困境[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生 田莉审;视教师“自我认同”的力量图说[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李晓巍;挣扎期:父母与孩子同在[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戴铮;日本:姜流胜韩流[N];中华读书报;2009年
8 顾一冰;如何提升“中产”认同感[N];南通日报;2008年
9 陈午晴;中国人过节为何意在别处[N];北京科技报;2005年
10 解成君;网络征文渐受学生追捧[N];中国教师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艳芳;在通向自我认同的途中[D];南京大学;2003年
2 杨桃莲;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建构[D];复旦大学;2009年
3 韩田鹿;书生的白日梦[D];河北大学;2005年
4 齐军华;自我认同与性别表述[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柳谦;教育承认与自我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翟文铖;生活世界的喧嚣[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金永得;探索作为整体的教学艺术[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毛琦;追寻、认同与反思[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9 楼天阳;虚拟社区成员联结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王金胜;“新时期”小说的自我认同[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杰平;《假如我们梦太久》中的异化与自我认同解读[D];广西大学;2013年
2 陈猛;互联网使用、自我认同与青少年心理健康[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寒梅;大众文化对青少年自我认同的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余庆华;自我认同理论与中学生文学文本阅读[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雯莉;我们来这里找到自己、找到知己[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沈U,
本文编号:25305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530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