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和《女勇士》中中国形象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琳;《女勇士》是非评说[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许胜男;;她们死于沉默——《女勇士》中两位女性人物的失语悲剧透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1期
3 柳星;;《女勇士》中无名女人形象浅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4 张乔;;《女勇士》中“鬼”的文学意义[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于秀娟;;《女勇士》的体裁分析[J];世界文学评论;2006年02期
6 邓世彬;张晓;;《女勇士》中自传虚构成因解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7 潘雅莉;;文化的差异在《女勇士》中的体现[J];文艺争鸣;2008年02期
8 王亚琼;;压抑与反抗——论汤婷婷《女勇士》[J];科技信息;2009年28期
9 张珊珊;;论“赵汤之争”下的《女勇士》的自传文体写作[J];华文文学;2010年01期
10 范莹芳;;边缘族群的自我身份构建——析《女勇士》中主人公与作者的双重成长[J];名作欣赏;2010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汤婷婷;;从《女勇士》到《和平老兵》(英文)[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国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2 郭主美;;《女勇士》:从解构到重构身份属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梁文霞;;《女勇士》:从文化冲突到文化融合——由“白虎山”中窥见一斑[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尚云英;;华裔美国女性身份的重构策略——论《女勇士》的中国文化改写[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5 陈天然;;中国饮食文化的他者形象——评《华女阿五》和《女勇士》(英文)[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女勇士》:探寻与重建华裔女性传统[N];中华读书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妮;《女勇士》主要角色宗教观念的冲突与融合[D];湖北工业大学;2015年
2 鄢文娟;《女勇士》中的创伤与复原[D];南昌大学;2015年
3 何霞;翻译规范论视角下《女勇士》汉译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6年
4 倪薇;《大地》和《女勇士》中中国形象比较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5 张玉婷;打破沉默:《女勇士》的对话理论解读[D];山东大学;2007年
6 华满元;《女勇士》中译本回译问题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于洁玉;神话原型视域下的《女勇士》[D];鲁东大学;2008年
8 杨哲梅;后殖民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女勇士》[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邺;论《女勇士》的对话性特征[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10 邱婉宁;论《女勇士》中的中国民间习俗[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717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571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