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抑或毁灭—从创伤理论浅析《最蓝的眼睛》
发布时间:2020-01-22 08:26
【摘要】:《最蓝的眼睛》发表于1970年,是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该书自出版以来,便获得了广泛关注,莫里森也成为美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代表性人物。以往的评论家大多关注于作品中涉及的种族问题,也有研究者从女性主义角度、后殖民主义角度、精神分析角度等各方面对这部作品进行深入的探讨。随着叙事学的进一步发展,对这部作品的研究又集中在莫里森的叙事风格上。 《最蓝的眼睛》中的女主人公佩科拉是一个年仅十一岁的小女孩。她从出生起就处于边缘化的社会地位。种族歧视、贫困的生活及冷漠的黑人社区导致了她的心灵创伤。更为不幸的是,她所在的家庭是一个畸形的、缺乏爱的家庭。母亲对她的冷漠及疏远给佩科拉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创伤;而在被母亲当众痛打之后,佩科拉表现出更加显著的创伤症状。在被父亲强暴后,佩科拉生下了父亲的孩子,她也因此被赶出了学校。在经历过一系列创伤事件之后,佩科拉最终陷入了疯癫之境。 本文运用创伤理论来解读这部小说,,通过分析佩科拉所经历的各种创伤以及她面对创伤作出的反映,文章探索了佩科拉最后陷入疯狂,没有走出创伤的内在根源。全文除引言与结论,共分为三章: 引言部分简略介绍了作者、作品内容,并对国内外有关作品的研究进了梳理。进而,文章简述了本研究的意义,并概述了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包括:创伤的定义,创伤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创伤对受害者带来的影响及走出创伤的途径。 第一章分析了佩科拉经历的创伤性事件。作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黑人,佩科拉在美国主流社会里饱受歧视;种族主义和极端贫困使得佩科拉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社会地位。佩科拉也无法从家庭中获得支持与关爱,母亲的家庭暴力和父亲的乱伦强暴使她遭受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 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佩科拉在面对创伤时所表现出的创伤症状,主要有:极度的无助感、孤立感、无法排解的恐惧,以及对蓝眼睛的幻想。此外,佩科拉还表现出了创伤解离症状,表现为分裂的自我意识以及自我认同的缺失。 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导致佩科拉无法走出创伤、重建自我的深层原因,即:佩科拉精神上的毁灭与冷漠的黑人社区、畸形的家庭关系及扭曲的自我意识。 最后部分得出结论:佩科拉的个人创伤与整个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黑人民族只有坚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培养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在黑人群体内部建立起紧密联系的纽带,才可能在种族碰撞中获得自身的完整生存。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712.074
本文编号:2571906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栾奇,张颖;幻梦里的真实——读《最蓝的眼睛》[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2 陶家俊;;创伤[J];外国文学;2011年04期
3 徐文培;孙媛;;文化殖民主义影响下黑人与本土文化的疏离——莫里森小说《最蓝的眼睛》中他者形象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4 王颖;白人文化冲击下的迷失与幻灭——评莫里森《最蓝的眼睛》[J];理论学刊;2004年05期
5 谢群;《最蓝的眼睛》的扭曲与变异[J];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04期
6 章汝雯;《最蓝的眼睛》中的话语结构[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4期
7 孟庆梅;姚玉杰;;莫里森《最蓝的眼睛》民族文化身份缺失之悲剧与思考[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张祥晶;;小说《耻》中的创伤与生存解读[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本文编号:25719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571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