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与人性——《呼啸山庄》主人公希刺克厉夫人性之解读
发布时间:2020-03-22 10:31
【摘要】: 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e,1818-1848)名垂青史的小说《呼啸山庄》于1847年问世,当时并不被世人接受、理解,甚至遭到严厉的贬抑。一百多年来评论界对《呼啸山庄》发生了由冷到热的戏剧性演变,各种文学流派对该小说的理解和阐释也纷繁多姿。20世纪以来,随着文学对人性话题的关注,人们逐渐意识到这部小说的艺术独创性,对它的社会和艺术成就的评价日趋提高。艾米莉用特有的锐利目光,去探索她最为关心的人性,在她的笔下,主人公希刺克厉夫独立、坚强、热爱自然、向往自由,但是这位孤独的灵魂,在追求理想的爱情与命运默默抗争的过程中遇到了重重阻碍,现实世界使他步步背离自然人性,在社会空间的枷锁中其人性不断扭曲。 人性是《呼啸山庄》所关注的焦点,空间是贯穿作品的载体,在空间这个平台上,人性的本质得到很好的展现。《呼啸山庄》通过空间对人物的命运与生存状态进行理性地思索与审视,塑造出人性的复杂,透视出人性的本真,揭示了主人公希刺克厉夫人性的善、恶以及回归。 空间理论是千年之交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空间成为西方文化、文学批评界的热点批评视角,空间成为人们进行研究的重要范式之一。在文学领域,空间是文学审视与观照的重要对象,学者们纷纷从空间的维度出发对文学活动进行重新阐释。文学与人的精神关怀密切相关,空间潜隐着人物的性格、言行与文化价值判断,这就决定了文学是以空间的方式思索人性。 空间理论的代表人物有亨利·列斐伏尔、米歇尔·福柯、爱德华·索雅、皮埃尔·布尔迪厄、麦克·克朗等等,他们对空间理论阐释的侧重点不同,由于空间这一概念过于抽象且无法形成具有共识性的操作概念,人们对其分析角度不同、方法各异,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呼啸山庄》的空间维度,从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和虚构的空间三个方面,解析《呼啸山庄》中主人公希刺克厉夫的人性蜕变及其产生的原因。 文学是是通过对人们现实生活的关注来完成人类的精神提升,希刺克厉夫人性的扭变唤起我们对社会生活与时代氛围的理性思考,在对现实生活的体验中,发现人类生活的缺陷和不完善,并且凭借我们对空间与人性的认识,观照和超越这种缺陷与不完美。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561.074
本文编号:2594913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561.074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旭;《奥多芙的神秘》的空间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94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594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