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行》中的节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8 09:18
【摘要】: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是20世纪一位著名的评论家、小说家、散文家,在英国文学界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一生总共写了六部长篇小说。由于他是一位人文主义者,所以探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寻求人与人之间的友好“联结”成了他小说中的最重要的主题。《印度之行》在他的这几部小说被公认为是最出色、最精彩的一部。福斯特在这部小说里以印度为背景,探寻了在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印度人和英国人之间的关系,并表达了他对在东、西双方之间能建立联结的强烈渴望。 福斯特不仅在小说创作方面表现出他非凡的才能,其在小说理论方面的贡献也是卓越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小说面面观》中的一系列评论与批评就为读者理解小说提供了许多的视角。其中,关于节奏是最为主要的一个批评概念。 与以往关于节奏的观点不同,福斯特认为,节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较为简单的节奏,表现为重复加变异。主要表现小说中主旨的重复或是变异。读者可以在小说中找到对应物。另一种是较为复杂的节奏。读者不太容易在小说中找到相似物。但不管怎样,福斯特对节奏提出的新阐释却为分析这部小说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正如他所说,节奏不仅给予小说一种视觉的美感,而且使小说结构有机统一起来,甚至对揭示小说主题也有很大的帮助。 小说中有很多方面无疑与福斯特的节奏概念相一致,特别是与福斯特阐释的第一种较简单的节奏有不少切合点。此外,本论文也简单地从小说的结构方面探讨了一下他的第二种节奏。本论文通过对他的两种节奏的分析,进而深化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本论文由六个部分组成:前言部分简述福斯特及其小说的地位、中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篇论文的研究视角、理论基础及研究结构。第一章通过追踪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两个关键词----混沌和神秘来表现节奏如何实现以及人们在面对困境如何寻找一条可行的道路去实现联结。第二章阐释了节奏是如何通过诸如黄蜂、蛇等意象以及水和火,回声等象征的重复来得以实现。这样,小说不仅体现出视觉上的美感,而且也揭示了小说的主题意义。第三章分析了节奏是如何通过小说中情节的重复来表现的,例如口头语的重复,以及事件上的相似,从而使小说结构更为紧凑。第四章从两个方面:一是小说三章前言的相似,二是小说中三部分之间的密切关系,探讨了福斯特关于节奏的另一种形式——较难的节奏。从而在结论部分,本篇论文的作者在对以上分析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指出其意义与启示。 福斯特对节奏运用,不仅使小说具有一种生命力和视觉上的美感,而且深化了小说的主题。从这一角度对《印度之行》所展开的研究必定会对福斯特及小说提供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诠释。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561.074
本文编号:2719032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561.074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康莉;基于文学人类学理论阐述《印度之行》的跨文化主题及启示[D];大连外国语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7190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719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