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批评角度窥探《野性的呼唤》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劳伦斯·布依尔 ,张旭霞;文学研究的绿化现象[J];国外文学;2005年03期
2 张军;论福克纳的自然观——“大森林三部曲”的生态批评[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韦柳媛;;“原生态”的原生态追问——以《云南印象》为例[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黄红荔;;“水仙花”的生态批评解读[J];职业时空;2008年06期
5 刘文良;;亲近自然 诗意栖居——文学与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中国比较文学对生态批评的阐发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7 袁鼎生;;生态批评的规范[J];文学评论;2010年02期
8 邹丽丹;;生态批评的研究对大学外语教学的启示[J];吉林教育;2011年05期
9 李卉;;生态批评的主要着眼点[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8期
10 张华;;生态批评的现代性背景及其当代发展逻辑[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志红;;中国生态批评十五年:危机与转机——比较文学视野[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高力;;自然之镜:嬗变中的电视生态批评[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黄应全;;生态批评挑战主流文化研究[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张建国;;生态批评中的伦理因素[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曾小月;;生态批评视野中的狄更斯小说研究[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成慧芳;;广场文艺的生态批评[A];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穆宝清;;《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一部充满生态思想的作品[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文娟;;建立电视监管与评测中的“电视生态批评”标准[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鲁枢元;张雅玲;王惠;张守海;韩玉洁;徐燕;王慧;;现代都市:让我们失去了什么——关于现代都市生活的生态批评[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慧;;论生态文学的开创者——亨利·大卫·梭罗知名度崛起的内外因[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泽文;生态批评:颠覆“文学是人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2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负责人 王诺;生态批评的界定与任务[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3 石平萍;美国生态批评的环境转向[N];文艺报;2009年
4 施秋香;生态批评研究凸显“中国特色”[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5 王诺 程相占 王晓华;生态批评的跨学科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王宁;生态批评与生态文明建设[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张华;生态批评不是纯粹的文学批评[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刘文良;悖论式平衡:生态批评 理论建构[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9 刘蓓;生态批评:滥觞于文学之思[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10 张皓 宋雄华;生态批评的多种声音[N];文艺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利华;“生态大我”与生态批评的构建[D];北京大学;2013年
2 韦清琦;走向一种绿色经典:新时期文学的生态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3 吴民;新时期戏曲生态批评述论(1979-2009)[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4 刘文良;生态批评的范畴与方法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5 蔡俊;超越生态印第安:论露易丝·厄德里克小说中的自然主题[D];南京大学;2011年
6 方丽;环境的想象[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7 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杨丽;安妮·普鲁生态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朱新福;美国生态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10 苗福光;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劳伦斯[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恒;从生态批评角度窥探《野性的呼唤》[D];南昌大学;2011年
2 蔡希望;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分析杰克·伦敦的小说《野性的呼唤》[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海丽;《愤怒的葡萄》的生态批评阐释[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培昕;从生态批评的视角透视《野性的呼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朱华;海明威作品之生态意识的解读[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6 齐文平;国内海明威生态研究评述[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7 付美娜;论翻译的生态批评[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8 高毅;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愤怒的葡萄》[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9 赵薇;生态批评的重审与理论新开拓[D];中南大学;2005年
10 陈婷婷;自然·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254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725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