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特曼与狄金森诗作中的“美国精神”解读
发布时间:2020-08-06 08:26
【摘要】: 惠特曼与狄金森同是美国十九世纪的诗人,而这一时期的美国恰值其从政治到思想再到文化转型的重要阶段。十九世纪的美国在社会思想上,传统的宗教信仰开始动摇;在文艺领域内,浪漫主义已经走过了自己的高峰时期,新的出路还未找到;在政治上,美国已经彻底摆脱了殖民统治,具有了绝对的独立权;在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走向迅速发展的道路。这些因素的存在在客观上促使美国人开始觉醒,要求创造能够代表美国自身精神的文化,整个时代开始呼唤带有真正美国人烙印的美国文学家的出现。惠特曼与狄金森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孕育而生的两位对美国文坛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伟大诗人。可以说,他们上承浪漫主义余绪,下开现代主义先河。并且在其不同的诗歌外表的掩盖之下,二者也拥有着内在共通的精神内核。可以说正是他们让美国诗歌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现代“面貌,让美国诗人拥有了属于自身的“美国气派”。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712.072
本文编号:2782115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712.0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彤;;华尔特·惠特曼:美国诗歌史上的一盏明灯[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陈洪富;从《草叶集》看惠特曼的民主精神[J];福州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3 张涛;;艾米莉·狄金森:探寻自我灵魂的诗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17期
4 刘树森;;惠特曼在21世纪的地位与使命——《重写惠特曼》述评及其它[J];高校社科动态;2007年02期
5 田占敏;;谜一般的才女,谜一般的诗——谈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其人其诗[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范春香;美国女诗人狄金森创作主题新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徐敬珍;艾米莉·狄金森的伊甸园[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王晓燕,王智华;惠特曼和他的《草叶集》[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5年01期
9 吴祖明;美国诗坛的一朵奇葩——论狄金森的诗歌创作[J];江汉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10 曹萍;艾米莉·狄金森及其诗歌的主题意蕴[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本文编号:27821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782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