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福克纳作品《喧哗与骚动》和《八月之光》的女性形象
【学位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I712
【文章目录】: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ontent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The Historic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of the Works Involved
1.2 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Feminism
Chapter Three Devastating Patriarchal Effects upon Women
3.1 Women's Voice Silenced by Patriarchy
3.2 Women's Individuality Obliterated by Patriarchy
3.3 Women's Sexuality Repressed by Patriarchy
Chapter Four Women's Struggles against Patriarchy
4.1 Rebellion by way of "Running away"
4.2 Revolt in light of Self-Destruction
4.3 Inner Conflicts Leading to Unconscious Revenge
4.4 Women's Struggles to Get Themselves to Be Heard
Chapter Five Women Characters Representing the Hope of the Future ofHuman Race
5.1 Lena Grove,the Pastoral Light in a Tale of Darkness
5.1.1 A peaceful personality free from disturbance
5.1.2 Natural humanity glowing in turbulence
5.2 Caddy,the only Compson capable of love
5.3 Dilsey,the True Spiritual Pillar of the Compson Family
Chapter Six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华;;集体无意识与原型理论在福克纳女性塑造中的体现[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李宜兰;;苦涩的婚恋——福克纳笔下的女性悲剧再探[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李宜兰;;家庭的梦魇——福克纳笔下的女性悲剧刍议[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温伟;;莫言与福克纳小说的女性形象比较[J];电影评介;2007年04期
5 郭爱东;;从凯蒂看福克纳的女性观[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葛亮;;论福克纳小说中的女性形象[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7年02期
7 章联;福克纳作品中两类对立的女性形象[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刘玉红;;论《花斑马》中男性本位意识下的女性形象[J];文学教育(上);2010年01期
9 赵伟;;“影子”并非影子——论《下去,摩西》中的女性形象[J];世界文学评论;2008年01期
10 高晓天;;论福克纳小说女性形象的二元性[J];作家;2010年1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堃;晚清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及其传统再构[D];南开大学;2010年
3 黄巍;“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小燕;中古诗歌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曾静;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的认同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6 朱振武;福克纳小说创作的心理美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7 李萌羽;全球化视野中的沈从文与福克纳[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赵小青;东方影像中的女性[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9 蒋小平;晚明传奇中女性形象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10 李军;想象性书写与边缘性阅读[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洋;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福克纳作品《喧哗与骚动》和《八月之光》的女性形象[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李兆撰;论福克纳小说中的女性形象[D];青岛大学;2010年
3 张健堃;福克纳《我弥留之际》中女性形象探析[D];兰州大学;2011年
4 汪莹;来自南方腹地的悠远根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里;历史文化冲突下的生存之路—福克纳的印第安故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袁秀萍;论福克纳作品主题和风格的普适性[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志勇;福克纳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与女性意识探析[D];湘潭大学;2005年
8 曹梦月;弗洛伊德心理分析视角下的《村子》[D];安徽大学;2010年
9 白军芳;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10 陈美珍;女性的冲决樊篱[D];四川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37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837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