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诗人与乡村共同体——华兹华斯的叙事诗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立彦;;诗、诗人与乡村共同体——华兹华斯的叙事诗[J];读书;2019年05期
2 周兰美;;论华兹华斯叙事诗的叙事策略[J];世界文学评论;2007年01期
3 郑侠;;解读华兹华斯的诗歌《我们是七个》[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4 刘保安;;论华兹华斯诗歌的戏剧性[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郭淑丽;崔小燕;;浪漫主义的化身——从《我们共七个》解读华兹华斯的自然儿童观[J];山花;2009年10期
6 林雨辉;;从格雷《悼韦斯特》看华兹华斯的自然理念[J];青年文学家;2018年15期
7 周丽敏;;浅析华兹华斯《孤独的割麦女》[J];琼州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赵娟,刘永权;平平淡淡才是真——华兹华斯诗作中的语言风格管窥[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9 苏文菁;华兹华斯在中国[J];中国比较文学;1999年03期
10 赵琼;;华兹华斯之自然主义诗作探微[J];芒种;2013年2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冬梅;百年中国的英国文学史书写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2 许鹏;华兹华斯《诗,两卷》论析[D];吉林大学;2014年
3 张秀梅;抗拒现代:生态后现代视域下的华兹华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4 陈彦旭;“我—它”与“我—你”[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冬梅;生态美学视域下华兹华斯诗歌研究[D];云南大学;2017年
2 李惠予;天真与经验,象征与现实[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年
3 向明月;从精神生态角度解读华兹华斯的自然诗歌[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4 吴双(Shana Wu);作为异托邦的田园[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年
5 王小凤;和谐颂—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华兹华斯自然诗歌中的和谐思想探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6 袁霜霜;论华兹华斯的“童心”思想[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7 梁娜;华兹华斯的怀旧浪漫主义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8 田咏俐;从深层生态学角度解读华兹华斯抒情诗歌[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崔莉;重返自然的桥梁——析华兹华斯的儿童观[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3年
10 徐祯;华兹华斯诗歌的生态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38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838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