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浮沉中的惊艳
【学位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I31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两面性的具体表现
一 《平家物语》中日本人精神两面性的表现
(一) 人物形象的美丑对照
(二) 战争中的美丑对照
(三) 庄重的形式与幽默滑稽的语言的对照
二 世事的无常与抗争
(一) 胜利的归属
(二) 命运眷顾与遗弃
(三) 选择命运的方法和与命运作斗争
三 对女性的描写
第二章 造成的两面性的历史原因
第三章 造成两面性的文化背景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敏生;;近三十余年日本、中国内地村上春树研究述评[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王升远;;风飘叶,一剪梅[J];作家;2011年13期
3 叶溪;;从取之于世界到走向世界——浅谈日本文学的走向[J];华章;2011年22期
4 肖开益;高春璐;;论儒家思想对日本文学的影响[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5 宋会芳;;日本学研究的又一力作——评《多元视野下的日本学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6 王杉;;周作人与日本文学[J];发现;2010年04期
7 彭俐;吴萌;;叶渭渠、唐月梅——最美学者伉俪[J];作家;2011年13期
8 陈航直;;存在感与美感的倒错——三岛由纪夫《金阁寺》变态美学探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高姗;;“日本文学研究”的文化视野[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10 沼野充义;孙军悦;;树与波——作为世界文学现象的大江健三郎[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志宇;论近、现代日本文学中的“家庭”[D];浙江大学;2010年
2 李雁南;近代日本文学中的“中国形象”[D];暨南大学;2005年
3 张昕宇;从“日本”的历史文脉中阅读村上春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张瑾;小泉八云的日本情结与文学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炳范;战后日本文学的战争与和平观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靳明全;中国现代文学运动、社团流派兴起和发展中的“日本影响”因素[D];四川大学;2003年
7 勾艳军;日本近世小说观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8 吴亚娟;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与中国“五四”新文学[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李彬;战争背景下东北沦陷区文学与外来文学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王雨;日本近世町人的生命悲歌[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海萌;世事浮沉中的惊艳[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姚郁晨;考察《平家物语》的创作意图[D];浙江大学;2011年
3 毛晓峰;试论夏衍对日本文学的译介与接受[D];浙江大学;2007年
4 吴金霞;试论日本文学翻译中“注释”与“文化”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8年
5 张明;论改革开放与中国对日本文学的翻译[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6 刘舒;从《平家物语》中看日本平安末期、镰仓初期的佛教[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翌;论日本文学对五四时期中国文学的影响[D];西北大学;2002年
8 李芳;《三国演义》与《平家物语》武人群像之比较[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9 龚莉红;论村上春树小说的后现代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台丽静;郭沫若与日本[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387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838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