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世事浮沉中的惊艳

发布时间:2020-10-13 05:36
   《平家物语》(约1223——1242)是日本平安时代向镰仓时代过渡时期的古典名著。它的问世,将战记物语推向了高峰,具有里程碑式的划时代的意义。它同时也标志着镰仓时代战记物语进入完成期,并象征着名族英雄史诗时代的到来。这部长篇小说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是日本战记物语文学的集大成之作。《平家物语》表现了日本文化具有两面性的特点:一方面是对美好事物的无限追求,表现为人物美丽的容颜、美好的爱情亲情、男性细腻的感情和作诗、射箭等武士道精神的描写,人们曾用“菊”来形容。另一方面,残酷的现实又是对人命运的捉弄,表现为无常的命运、利己的丑恶、平庸的丑恶等等,这是人们曾说的“刀”。《平家物语》体现出的日本文化两面性特点具有深刻的历史根源,主要是与日本的传统宗教神道教密不可分的,日本的神道教是日本最古老也是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宗教,正是神道教在不同时期对佛教、儒家思想的吸收和摒弃使得日本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两面性的特点,这一特点在战记物语小说《平家物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平家物语》的解析中,笔者将其“两面性”分为三个部分来论述,一部分是“两面性”的具体表现,第二和第三部分是造成“两面性”的主要原因。第一部分又归类于三方面的表现:首先是行文中的美丑对照。分别是从行文中的美丑对照、爱恨交加;描写战争语言的美丽与残酷;战争的恐怖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三个方面论述。其次是命运的无常。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命运的无法把握、命运的选择和无声的反抗。再次是女性主义。表现为:美丽的形象;女人不再是工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女性形象的立体化拥有自己的价值大胆追求爱情大胆守护逝去的东西;男性的感情女性化。这些都是日本文学两面性的具体表现,通过这些表现给大家带来许多疑问,为什么日本文学会呈现出如此不同的、异样的风格呢?文章的第二和第三部分分别从历史和文化方面来阐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神道教之外,还受到佛教、儒教和武士道思想的综合性因素造成了我们所见的日本文学的“两面性”。《平家物语》中表现出来的日本文学的“两面性”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
【学位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I31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两面性的具体表现
    一 《平家物语》中日本人精神两面性的表现
        (一) 人物形象的美丑对照
        (二) 战争中的美丑对照
        (三) 庄重的形式与幽默滑稽的语言的对照
    二 世事的无常与抗争
        (一) 胜利的归属
        (二) 命运眷顾与遗弃
        (三) 选择命运的方法和与命运作斗争
    三 对女性的描写
第二章 造成的两面性的历史原因
第三章 造成两面性的文化背景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敏生;;近三十余年日本、中国内地村上春树研究述评[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王升远;;风飘叶,一剪梅[J];作家;2011年13期

3 叶溪;;从取之于世界到走向世界——浅谈日本文学的走向[J];华章;2011年22期

4 肖开益;高春璐;;论儒家思想对日本文学的影响[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5 宋会芳;;日本学研究的又一力作——评《多元视野下的日本学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6 王杉;;周作人与日本文学[J];发现;2010年04期

7 彭俐;吴萌;;叶渭渠、唐月梅——最美学者伉俪[J];作家;2011年13期

8 陈航直;;存在感与美感的倒错——三岛由纪夫《金阁寺》变态美学探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高姗;;“日本文学研究”的文化视野[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10 沼野充义;孙军悦;;树与波——作为世界文学现象的大江健三郎[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志宇;论近、现代日本文学中的“家庭”[D];浙江大学;2010年

2 李雁南;近代日本文学中的“中国形象”[D];暨南大学;2005年

3 张昕宇;从“日本”的历史文脉中阅读村上春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张瑾;小泉八云的日本情结与文学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炳范;战后日本文学的战争与和平观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靳明全;中国现代文学运动、社团流派兴起和发展中的“日本影响”因素[D];四川大学;2003年

7 勾艳军;日本近世小说观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8 吴亚娟;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与中国“五四”新文学[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李彬;战争背景下东北沦陷区文学与外来文学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王雨;日本近世町人的生命悲歌[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海萌;世事浮沉中的惊艳[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姚郁晨;考察《平家物语》的创作意图[D];浙江大学;2011年

3 毛晓峰;试论夏衍对日本文学的译介与接受[D];浙江大学;2007年

4 吴金霞;试论日本文学翻译中“注释”与“文化”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8年

5 张明;论改革开放与中国对日本文学的翻译[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6 刘舒;从《平家物语》中看日本平安末期、镰仓初期的佛教[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翌;论日本文学对五四时期中国文学的影响[D];西北大学;2002年

8 李芳;《三国演义》与《平家物语》武人群像之比较[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9 龚莉红;论村上春树小说的后现代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台丽静;郭沫若与日本[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387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8387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d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