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雨王汉德森的个性化历程
发布时间:2020-10-14 17:48
索尔·贝娄(1915-2005)作为一名自觉的人文主义知识分子,是继海明威与福克纳之后最重要的美国当代作家,他那富有犹太文化色彩的文学作品为他在美国当代文坛上赢得了盛誉。作为美国当代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索尔贝娄真实地描绘了西方社会的困惑和精神空虚。其创作深刻地刻画了在异化、人性缺失的现代社会中,那些满怀梦想的小人物、“反英雄”试图确立个人身份的精神诉求;其六十多年的文学创作生涯就是“对更宽泛、更灵活、更完整、更清晰的对于人类是什么、我们是谁、此生何为的全面理解”。贝娄描绘了城市知识分子的困境,并且关注着现代人的真实需求和渴望。1976年,贝娄因“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获诺贝尔文学奖。 《雨王汉德森》经常被许多评论家认为是索尔·贝娄的优秀作品中最富有积极意义的一部。在这部小说中,贝娄塑造了一位复杂的主人公尤金·汉德森。他放弃优越舒适的现代生活,来到古老而远离现代文明的非洲大陆,经历身体和精神上的旅程,去竭力追寻生命的意义与本质。一些评论家认为,贝娄的大多数中心人物都是追寻者,他们被其内心无限的不安与焦虑折磨和纠缠着。在他离开美国之前,汉德森也被贝娄的主人公们通常的生存两难处境困扰着:向往生活的秩序和意义,却只发现混沌和无意义。但是,汉德森是一个坚定的人,他坚持在濒临崩溃的世界上徘徊着寻找生命的立足点。最终,这是一次成功的旅程,而且有着一个意义深远的结尾。贝娄曾经坦言,汉德森是与他自己性格最相似的一个人物,他还称汉德森为“高贵品质的荒谬追寻者”。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汉德森在非洲的精神旅行,从存在主义,动物意象及集体无意识理论来解析汉德森的个性化历程。通过对汉德森个性化的分析,可以看出贝娄作品中的一个普遍主题,即追求及完成人格的发展。 本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回顾贝娄的生平和文学生涯、简单介绍了《雨王汉德森》的内容及文献综述。 第二章首先对存在主义理论和存在主义影响力做了介绍;然后详析了汉德森试图逃离以前的生活的原因。他想逃离内心的痛苦,逃离现代社会,逃离对死亡的恐惧。他在精神上囚禁了自己,和家人以及周围的邻居总不能融洽相处,深深的不安和异化感始终包围着他。而且,内心“我要,我要”的声音更使他疯狂和焦虑;接着分析了汉德森内心混乱以及精神崩溃的原因;而后详细解析了汉德森内心趋于平静、灵魂得以重生的原因。最终汉德森转变成一个存在主义英雄。 第三章从动物意象和集体无意识角度分析了汉德森追求自我,探索人生价值的个性化历程。该过程呈现出自我意识觉醒—人格分裂—寻找自我发展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都以同主人公有密切关系的三只动物为标志。汉德森的精神迷惘和人生探求体现出贝娄小说中普遍的追寻主题。 最后部分是结论。这章重申了贝娄的人文主义世界观,即人类有能力在流亡历程中治疗其精神创伤。
【学位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I71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Introduction
1.1 The Author
1.2 The Novel
1.3 Literature Review
2 The Analysis of Henderson's Spiritual World through Existentialism
2.1 Theory of Existentialism
2.1.1 Escape from the Anguish of Mind
2.1.2 Escape from the Society
2.1.3 Escape from the Shadow of Death
2.2 Mental Confusion and Spirit Collapse
2.3 Peace of Mind
2.4 Rebirth of Soul
2.5 Existential elements in Bellow's work
3 The Analysis of Henderson's Personalized Process Through the AnimalImages and Collective Unconscious
3.1 The Concept of Animal Imag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3.1.1 The concept of animal images
3.1.2 The Concept of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3.2 The Stage of the Awakening of Self-Consciousness
3.3 The Stage of Split Personality and Human Alienation
3.4 The Stage of Finding Himself and Exploring Life
4 Conclusion
Notes
Bibliography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Period of M.A. Education
Acknowledgements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40983
【学位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I71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Introduction
1.1 The Author
1.2 The Novel
1.3 Literature Review
2 The Analysis of Henderson's Spiritual World through Existentialism
2.1 Theory of Existentialism
2.1.1 Escape from the Anguish of Mind
2.1.2 Escape from the Society
2.1.3 Escape from the Shadow of Death
2.2 Mental Confusion and Spirit Collapse
2.3 Peace of Mind
2.4 Rebirth of Soul
2.5 Existential elements in Bellow's work
3 The Analysis of Henderson's Personalized Process Through the AnimalImages and Collective Unconscious
3.1 The Concept of Animal Imag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3.1.1 The concept of animal images
3.1.2 The Concept of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3.2 The Stage of the Awakening of Self-Consciousness
3.3 The Stage of Split Personality and Human Alienation
3.4 The Stage of Finding Himself and Exploring Life
4 Conclusion
Notes
Bibliography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Period of M.A. Education
Acknowledgements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宋德伟;;新世纪国内索尔·贝娄研究述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祝平;;国内索尔·贝娄研究综述[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3 蓝仁哲;《雨王亨德森》:索尔·贝娄的浪漫主义宣言[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本文编号:2840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840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