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关于日本因幡白兔神话的考察

发布时间:2020-10-15 05:24
   本论文就日本的因幡白兔神话进行了考察。 和铜5(712)年完成的日本最早的历史书籍《古事记》中就记载了因幡的白兔神话。在日本对于这一脍炙人口的传说,人们进行了许多研究。在因幡白兔神话的研究方面有很多著名大家,例如本居宣长、吉田敦彦、野津龙、赤田光男和门田真知子等人。关于因幡白兔神话,有《古事记传》(本居宣长,1790)、《因幡的白兔考》(小岛璎礼,1964)、《鸟取县传说集》(野津龙,1991)、《白兔的日本文化史》(赤田光男,1997)、《日本神话的起源》(吉田敦彦,1998)、《因幡的白兔和大国主神》(吉田敦彦,2008)、《大国主神和因幡的白兔》(小岛璎礼,2008)、《因幡白兔神话的构造》(门田真知子,2008)等众多著作。 《古事记》中记载的因幡白兔神话的舞台位于鸟取县的东部地区。因幡白兔神话已经成为鸟取县特有的文化之一,然而,白兔神话并不仅仅只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对鸟取县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中国也有类似的关于兔子的传说,但是中国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尚待深入。本论文就中国的类似传说也做了简单的考察。2008年10月至2009年8月,笔者在因幡白兔神话的舞台鸟取县留学期间,从以上问题点出发,参考各种文献,通过多种形式的调查,对日本的因幡白兔神话进行了考察。 本论文围绕日本的因幡白兔神话这一主题展开了实地、文献和网络等一系列多种形式的调查与研究。首先重点介绍并考察了关于日本因幡白兔神话的记载、研究状况和白兔神话的舞台情况。其次分析了因幡白兔神话对鸟取县经济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并对日本因幡白兔神话和中国类似的传说进行了简单比较。最后在总结概括全文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应该学习日本重视对因幡白兔神话的继承和保护、并通过保护白兔神话文化来推动经济发展的做法。
【学位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I313
【部分图文】:

地图,神话,地图,七出


因3一1「因蟠刃白兔」刃舞台忆。p{刃地国图3一1关于因蟠白兔神话舞台的地图兔力;大国主神七出合。九「氦多之前J吐、J氯取市刃白兔海岸廿扔兔力;氛多之前忆渡乙前忆砂九七卜“弓「淤岐/

地图,舞台,七出,神社


来寸乙七考之乞扎{p乙土地·神社力;存在寸乙。因3一1「因蟠刃白兔」刃舞台忆。p{刃地国图3一1关于因蟠白兔神话舞台的地图衷犷、兔力;大国主神七出合色扎下p乙。二刃海岸l乙吐、。九「氦多之前J吐、J氯取市刃白兔海岸廿扔乙七考之兔力;氛多之前忆渡乙前忆砂九七卜“弓「淤岐/岛」力;扔吟、圣二l乙l亥赤砂扁居力;立下乞扎、神韶刃地万扔乙二七力;示占扎{p乙。岛七隆地

关于日本因幡白兔神话的考察


童谣《大黑神》的歌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宁;;日本太宰府天满宫[J];科学大观园;2011年14期

2 罗闻;;日本的圣地熊野三山[J];科学大观园;2010年18期

3 杨天林;;看到深处品日本(续)[J];朔方;2010年01期

4 林蔚文;;宫岛纪行[J];福建文学;2008年08期

5 高宇;;熊野三山——神佛习合的圣地[J];世界博览;2007年05期

6 杨潇;方迎忠;;里弄东京[J];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42期

7 陈劫夫;;铃木和陈桑智慧的阴差阳错[J];福建文学;1996年11期

8 任其怿;从神社看日本帝国主义对内蒙古地区的文化侵略[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樱花烂漫之旅——畅游日本[J];快乐阅读;2010年04期

10 ;日本 回味游[J];旅游纵览;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丽;南原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傅羽弘;伪满洲国时期东北知识分子的日本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秋菊;日本德川时代西方科技传播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4 中山步;和刻本清人著述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刘利华;日本民族心理视角下的对华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6 关薇;现代日本语感情表现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木村泰枝;西方·日本·中国—日本人的“上海梦想”[D];复旦大学;2008年

8 泊功;日本式的东方学话语—近代日本汉学与中国游记[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赵鸿;关于日语女性用语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丁国旗;中国隐逸文学之日本接受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江静;关于日本因幡白兔神话的考察[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张双双;『羅生門』と日本人の善悪観[D];河北大学;2011年

3 杨蕾;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时期的都市计划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4 王美玉;关于对人交际中非语言行为的使用情况的考察[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太勇;词汇文化视域下的日本大国外交[D];辽宁大学;2011年

6 熊妮;日本“动漫外交”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玲;从日本人的自然观来考察日本人的美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王盈;从高中看当代日本的“集团主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严文瑾;二战后日本英语教育的复苏(1945—1960)[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沈晓青;在沪日本传媒视野中的上海(1923-1932)[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417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8417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a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