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霍桑的科技观及其短篇小说的悲剧性

发布时间:2020-10-18 06:44
   因长篇小说《红字》而蜚声海内外的纳桑尼尔·霍桑,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短篇小说大师。纵观霍桑的作品与研究成果,笔者发现身处资本主义工业剧变时期的霍桑十分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性和自然的关系,写下了为数不少的涉及科技的短篇小说,诸如:《胎记》、《拉帕奇尼的女儿》和《伊桑·布兰德》等。无独有偶的是,这些短篇小说又都是以主人公死亡的悲剧性结局而最终落幕的。故此,本文试图从霍桑短篇小说中的主人公的悲剧结局着眼,通过文本细读方式,以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来分析能够反映霍桑科技观的典型的短篇小说。 通过文本细读,笔者在第一章中总结了霍桑的科技观,并分析了霍桑科技观的成因,最后探讨了霍桑的科技观对今天人们的启示。在第二章,笔者运用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悲剧理论对霍桑科技短篇中主人公的悲剧性结局进行分析。第三章探讨了霍桑短篇小说的悲剧性成因。综上所述,正是霍桑的科技观决定了他的创作倾向——采用悲剧性短篇小说以警世人:遵守自然规律才是进行任何科学研究的第一前提,否则的话,任何盲目的科学实验都势必成为无花之果,只能以悲剧告终。
【学位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I712.074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霍桑与作品的深刻影响
    第二节 霍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文的理论基础与创新
第一章 霍桑的科技观
    第一节 霍桑科技观的内涵
        一、科学技术概念界定
        二、霍桑的科技观内涵
    第二节 霍桑科技观的成因
        一、殖民地的科学
        二、清教因素影响
    第三节 霍桑科技观的影响和启示
        一、霍桑科技观对文化危机和人性回归的启示
        二、霍桑科技观对生态危机和自然保护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霍桑短篇小说中的悲剧性
    第一节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一、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悲剧定义及解读
        二、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与霍桑小说的契合点
    第二节 霍桑短篇作品实例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霍桑短篇小说的悲剧根源
    第一节 家族背景和生活经历对霍桑的影响
    第二节 时代思潮——清教主义对霍桑的影响
        一、清教和清教主义思想
        二、霍桑的清教主义情结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智;审美与自然生态环境[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年02期

2 康宁;;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以霍桑为例[J];消费导刊;2008年02期

3 曹新萍;雷卿;;评析霍桑的清教主义色彩[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4 韩家清;论自然生态环境价值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7年05期

5 张珺莹;;清教主义对霍桑作品的影响[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6 陈玉涓;试析霍桑作品中的魔鬼形象[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年02期

7 李枝盛;;孤独而痛苦的霍桑[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8 舒奇志;;霍桑研究在中国[J];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01期

9 安安;;从“大红宝石”的嘲世者形象看霍桑的宗教道德观[J];世界文学评论;2008年01期

10 王文霞;浅析张爱玲小说和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相通之处[J];社科纵横;2005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晓毓;论霍桑的罪恶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何海;人类心灵真相的深沉思索[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3 彭石玉;对人的宗教审视与困惑[D];湘潭大学;2003年

4 方文开;论霍桑的现代性[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丁燕;论纳撒尼尔·霍桑小说的宗教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周艳;试论霍桑的工业文化观及其对创作的影响[D];湘潭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459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8459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6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