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智血》中黑滋尔心理历程的拉康式解读

发布时间:2020-10-20 06:02
   弗兰纳里·奥康纳跻身于威廉·福克纳、尤多拉·韦尔蒂以及凯瑟琳·安·波特等作家之列,是美国南方文学重要人物之一。透过她敏锐的天主教视角,奥康纳察觉到,二战之后现代美国人在不断发展的物质主义影响下,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困境。在这一上帝完全缺席的危急关头,奥康纳呼吁精神空虚的现代人回归神灵,从而弥补他们的罪恶并最终获得精神上的救赎。 作为奥康纳第一部长篇小说《智血》中的主人公,黑滋尔·莫茨经历了一段艰辛曲折的理解基督教的历程,为现代人树立了一个榜样。本论文试图运用拉康的主体理论对黑滋尔一生三个重要阶段的心理发展进行探讨,以分析造成其心理障碍的原因,并解读奥康纳的宗教救赎观。 作为继弗洛伊德之后最著名的心理学家,雅克·拉康提出人的心理可划分为三界:想象界,象征界和现实界。在想象界中,主体在对其镜像误认的基础上形成“理想自我”的概念,从而消除了其先前的分裂和不协调感。在俄狄浦斯情结中遇到“父亲”之后,主体意识到自身缺乏“菲勒斯”。为了填补此空缺,主体需进入象征界,通过赢得他者的认可来建构主体性。在此过程中,主体总被一种欲望驱使,希望回到以“不可能”为特点的现实界,以补偿自身的分裂。从这一点来看,除非在死亡时刻,人类主体的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因而,由拉康的主体理论可得出,只要人类处于象征界之中,他们将永远身陷于一个悲剧的轮回中,无法知晓自己真正的欲望客体。 依照拉康式人类主体的悲剧,不难理解黑滋尔最终回归神灵的原因所在。首先,黑滋尔被他想象界的家乡尤其是他的“镜像自我”,信奉正统派基督教的祖父所捕获。祖父对《圣经》极端与歪曲的阐释引发了黑滋尔对基督教的误解。由于在想象界中缺乏母爱,黑滋尔逐步在战争中被父亲(堕落的现代世界)“阉割”,而阉割又直接导致他对上帝的亵渎。经历过阉割之后,黑滋尔被迫前往象征界的托金汉姆,但是由于对“父亲的法则”的拒绝,他发现自己被夹在了象征界和想象界之间,成了一个分裂的主体。当他意识到自己对现实界的欲望时,他试着通过救赎和死亡以进入现实界,同时在弗拉德夫人的“凝视”下达到了完整性。在凝视这一过程中,黑滋尔对基督教的理解转而拯救了这个现世的女人的灵魂。 综上所述,黑滋尔在三界的相互关系之中备受折磨,终于通过救赎和死亡为自己找到了一处安宁之地。这一过程论证了奥康纳的宗教救赎观。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造成黑滋尔精神困境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对现实界始终不渝的欲望。然而,拉康式主体欲望的悲剧阐明,只有通过死亡才能达到完整性。这并不是一个解决存在于堕落的世俗世界中的问题的理想方法。
【学位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I561.07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Chapter 1 Lacanian Theory of the Subject
    1.1 Three Orders of the Subject
        1.1.1 The Imaginary
        1.1.2 The Symbolic
        1.1.3 The Real
    1.2 Desire and Gaze
Chapter 2 Hazel's Repressed State in the Imaginary
    2.1 Repressed Self-formation in the Mirror Stage
        2.1.1 Imaginary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Fundamentalist Christian
        2.1.2 Lack of the Maternal Love
    2.2 Alienation of the Repressed Subject
Chapter 3 Hazel's Fragmented State in the Symbolic
    3.1 Entrapped Subject in the Oedipus Complex
        3.1.1 Castrated Subject in the War
        3.1.2 Rejection of the Law of the Symbolic Corrupted South
    3.2 Caught between the Symbolic and the Imaginary
Chapter 4 Hazel's Whole State in the Real
    4.1 A Desiring Subject Hunting for the Real
    4.2 Recognized Integral Subject under the Gaze of Mrs. Flood
Conclusion
Notes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燕,杜志卿;《慧血》:奥康纳对萨特无神论存在主义自由观的拒绝[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本文编号:28483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8483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0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