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掩埋的巨人》:民族信仰与个体道德的悖谬
【文章目录】:
引言
一、规范伦理制约:民族信仰与个体情感的张力
二、身份伦理困境:个体美德与族群使命的博弈
三、小说伦理选择:正义之战与和平之选的悖谬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明业;;《别让我走》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外国文学研究;2014年03期
2 王烨;;历史的主观性和意识形态蕴涵——石黑一雄小说对历史威权的反抗[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3 李建军;;小说伦理与“去作者化”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8期
4 李建军;;论《创业史》的小说伦理问题[J];南方文坛;2012年02期
5 万俊人;;美德伦理如何复兴?[J];求是学刊;2011年01期
6 谷伟;;沤浮泡影——略论《千万别弃我而去》中“黑尔舍姆”的体制悖论[J];外国文学;2010年05期
7 李春;石黑一雄访谈录[J];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04期
8 万俊人;从政治正义到社会和谐——以罗尔斯为中心的当代政治哲学反思[J];哲学动态;2005年06期
9 万俊人;正义的和平如何可能?——康德《永久和平论》与罗尔斯《万民法》的批判性解读[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10 万俊人;信仰危机的“现代性”根源及其文化解释[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慧;;解读石黑一雄《群山淡景》中女性形象[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5年12期
2 张晗;刘积源;;《上海孤儿》的创伤悲剧解读[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3 付长珍;;市场时代的儒学复兴与秩序重建——兼论儒家伦理遗产的继承与超越[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4 谭秋平;李文军;;双重文化背景下的石黑一雄[J];科技视界;2015年26期
5 谭秋平;;论《长日留痕》中的自我批判与回归[J];校园英语;2015年26期
6 胡汶涛;;天赋的埋没或珍藏——简析《大提琴手》中大提琴的象征意义[J];海外英语;2015年17期
7 马慧;;《别让我走》中克隆人的伦理困境[J];电影文学;2015年16期
8 田英;卢风;;紧跟时代发展 推动伦理学进步——近十年来的中国伦理学评述[J];社会科学论坛;2015年08期
9 俞水香;夏依旦·艾山;王贞贞;;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现状调查——以新疆医科大学为例[J];民族论坛;2015年06期
10 杜仕菊;宋博;;康德永久和平理论: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J];浙江学刊;2015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丹玲;;《千万别让我走》中的创伤书写[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2 陈兆娟;;直面死亡 关注他者——《别让我走》中的死亡意识探析[J];译林(学术版);2012年06期
3 浦立昕;;驯服的身体,臣服的主体——评《千万别丢下我》[J];当代外国文学;2011年01期
4 王鹏程;;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评价《创业史》?[J];粤海风;2010年04期
5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01期
6 李建军;;消极伦理与色情叙事——从小说伦理看《金瓶梅》及其评论[J];文艺研究;2008年07期
7 王理行;;当后现代主义的“复制”发生在人类身上的时候——论石黑一雄的《千万别丢下我不管》[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7年02期
8 郭国良;李春;;“宿命”下的自由生存——《永远别让我离去》中的生存取向[J];外国文学;2007年03期
9 朱叶;赵艳丽;;无奈的哀鸣——评石黑一雄新作《千万别弃我而去》[J];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02期
10 万俊人;文明对话:伊拉克战争的哲学解读(学术笔谈) 谁之正义?何种合法性?[J];河北学刊;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韩伟;;《被掩埋的巨人》:民族信仰与个体道德的悖谬[J];河北学刊;2019年04期
2 张春鸣;;汤姆·琼斯个体道德行为的悖论——道德移情视角下的汤姆·琼斯[J];文艺争鸣;2013年02期
3 王晨霏;;《局外人》个体道德与专制道德的冲突[J];唐山文学;2016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浩文;论纳博科夫艺术世界中的“道德”[D];南京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502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850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