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契诃夫小说悲情女性形象及艺术表现分析

发布时间:2020-10-23 21:17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是一个对于现实极为敏感的作家。他把目光停驻在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上,在普通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挖掘出潜藏的悲剧性。他不仅关注外在物质的贫困造成的对人的挤压、庸俗的环境对人的窒息,更深入人物的内心生活,深入到灵魂的深处,探究当时人们所面临的困境,他们的苦难、挣扎、希望与失望。文学的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表现对于人的关怀,所以探讨作家对于人的苦难、不幸的表现是个永恒的话题。这也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本文主要研究契诃夫小说中不计其数的人物画廊中的一类——悲情女性。文章分为两大部分,第一章是对悲情女性形象内涵进行解读,第二章则是从艺术表现角度分析契诃夫在描写悲情女性时采用的手法。下层妇女永远是生活在最底层,遭受苦难最多的人群,契诃夫不遗余力的去表现村妇、女仆、厨娘、歌女、妓女……揭示她们生存的真相,以图引起疗救的注意。知识女性也是契诃夫关注的重点,她们有的被灰色、沉闷、无聊的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最终成为牺牲品,有的热切地向往美好的生活,却找不到可以为之奋斗的方式,还是处于无路可走的境地。第二章的艺术表现主要分析了三个方面:心理描写、叙述视角、隐喻手法。心理描写部分主要分析了契诃夫对于人物心理变化性的展示以及意识流手法的运用。然后侧重分析了外部视角的运用及其效果。最后对契诃夫小说中的隐喻进行了简单的探析,分析了他对于草原、月亮等意象的多含义表现。 契诃夫作品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手法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位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I51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 悲情女性形象内涵分析
    (一) 下层妇女的悲歌
        1. 无谓的漫长悲剧
        2. 村妇的悲哀
        3. 其它——无数受苦的女人们
    (二) 知识女性的无望
        1. 觉醒了,却无路可走
        2. 在庸俗环境中的牺牲者
二 悲情女性之艺术表现
    (一) 心理描写
    (二) 叙述视角
    (三) 隐喻手法的运用
        1、月亮的隐喻
        2. 草原的隐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词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芬子;张晓丽;;《使节》叙述视角浅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苏鑫;《河湾》和《黑暗的心》的比较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穆乃堂;;“五四”性爱小说的叙事模式[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陈振华;贾红莲;;《翁同(龠禾)》历史叙事的“真实性”诉求[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李名奇;;浅析大格格的人生悲剧[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王雅娴;;《呼啸山庄》永恒魅力之叙事学解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7 张晓琦;;《分崩离析》的英雄悲剧以及奥孔克沃的身份认同[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S1期

8 饶静;;从文类到叙事:论“原型批评”的肯定阐释维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黄晓峰;中国现代家庭视角戏剧的悲剧特色[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文彬彬;;传统与现代的张力——论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文化冲突[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魏晓红;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心理描写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吕敏宏;手中放飞的风筝[D];南开大学;2010年

6 郭星;二十世纪英国奇幻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佳;黑泽明作品的美学特质及其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启示[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贺彩虹;笑的解码[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辉月;论许地山文学创作的悲剧精神[D];河北大学;2007年

2 于树军;50至70年代合作化小说情爱叙事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阳;无暇浪漫: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路晓辉;史蒂文森主要小说叙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徐杰;尤金·奥尼尔的精神生态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韩伟杰;叙事理论视阈下《一位女士的画像》主题阐释[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淑玲;从叙事学角度看译者在小说翻译中的角色[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王贤蓉;论阿诺德·贝内特《克雷亨格》中的父子关系[D];湘潭大学;2010年

9 刘雪花;论《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关系[D];湘潭大学;2010年

10 辛涛;论《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中菲利普人格的转变[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53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853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2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