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冲突说理论视野下的《人生的枷锁》
【学位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I561.07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目录
导论
一、毛姆研究现状综述
二、黑格尔冲突说理论阐释
三、选题意义及写作思路
第一章 冲突的产生
一、自我意识被唤起
二、摆脱宗教的枷锁
三、摆脱世俗的束缚
第二章 冲突由外向内转化
一、个体本能与生活准则的冲突
二、情欲与理性的冲突
第三章 冲突的化解
一、摆脱幻想 回归现实
二、摆脱情欲 回归理性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全新;自然主义枮木上的五彩接穗——论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J];龙岩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2 苏玲;论毛姆小说的虚无思想[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谷玉;;毛姆小说中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交融[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杨嘉乐;;多元文化冲击下的毛姆叙事[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李君容;;论毛姆《在中国屏风上》中的官员和平民形象[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胡水清;;论毛姆“中国情结”的形成[J];宜春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胡蓉;;浅谈毛姆《午餐》中的十种修辞格[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谢亚军;彭威;;画屏上的东方情调——毛姆《在中国屏风上》的“中国形象”[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9 杨锐;;英国作家W·S·毛姆精神探求路上的双重选择[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胡水清;;毛姆的都市体验与审美现代性[J];肇庆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艳花;毛姆与中国[D];复旦大学;2010年
2 梁晴;从毛姆的小说创作看画家高更对其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9年
3 庞荣华;毛姆异域游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威;毛姆作品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2 梅玫;毛姆矛盾的中国观[D];安徽大学;2011年
3 徐笑笑;毛姆中国书写的历史文化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4 杨哲;毛姆笔下的“非正常人物”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刘伊彬;论毛姆的精神世界[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6 梁仙凤;论毛姆小说的叙事艺术[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7 邓惠文;对毛姆《面纱》的生态批评[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吕莹莹;论毛姆的自由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云帆;殖民地上的男性气概:对毛姆的东方小说中男性主体的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何黎黎;逃离与追寻[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668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866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