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三重奏——布朗肖的黑夜体验
【文章目录】:
一、黑夜作为根本的体验
二、费德尔神话
三、俄耳普斯神话
四、特里斯坦神话
五、黑夜的变奏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尉光吉;;爱的三重奏——布朗肖的黑夜体验[J];文艺研究;2019年02期
2 邓冰艳;;浅析布朗肖的文学思想[J];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2018年01期
3 汪海;;晦暗的布朗肖与文学的沉默[J];天涯;2018年06期
4 王琳;;丹·布朗小说中的母亲缺失与女性崇拜漫谈[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30期
5 王利琳;;论《年轻的布朗大爷》的心理矛盾[J];考试周刊;2014年68期
6 朱振武;;丹·布朗教给了我们什么[J];西江月;2010年09期
7 舒坦;;丹·布朗首次来中国畅谈《本源》与创作心路[J];文学教育(上);2018年07期
8 耿幼壮;;文学的沉默——论布朗肖的文学思想[J];外国文学研究;2014年05期
9 黄真真;;布朗的觉醒与异化——解读《年轻的好男儿布朗》[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禹杭;乔慈;;读者反应批评视角下《好小伙布朗》的形象建构[J];中国校外教育;2014年3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景宇平;丹·布朗小说中经典文化与现代要素的融合[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2 刘莉莉;论布朗的《维兰德》[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何吉光;主体的流亡—布朗肖小说《黑暗托马》中的主体与他者关系问题[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年
4 高尔聪;丹·布朗悬疑小说的叙事与后现代技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5 陈曦;论布朗琪·杜波依斯自我的毁灭[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6 付凯;丹·布朗小说的家园主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王丽芳;论布朗肖《文学空间》中的写作思想[D];西南大学;2011年
8 耿秀萍;跨越纯文学的传统:丹·布朗通俗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范莉莉;论布朗的困惑思想在《维兰德》中的体现[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方媛;论丹·布朗“罗伯特·兰登”三部曲中的圣经原型[D];暨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685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868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