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引用的奥尔巴赫——《摹仿论》的比较文学意义
发布时间:2020-11-03 13:57
奥尔巴赫的《摹仿论》被现代文学批评广泛膜拜和征引,但是它的真正语文学追随者并不多,反而是在"二战"后的比较文学领域意义非凡。本文从最为人熟知的描述伊斯坦布尔流亡的后记谈起,进入萨义德对奥尔巴赫的"利用"与多重阐释,最终主要梳理了《摹仿论》所继承的德国心智史和语文学传统如何在美国比较文学学术史中发挥的影响。而当今最新的研究质疑了奥尔巴赫身上真正的跨国人文主义及比较文学内涵,将全球比较文学的起点推至上世纪三十年代同在伊斯坦布尔的斯皮策。
【相似文献】
本文编号:28686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显翠;李梅英;;奥尔巴赫“现实观”解读[J];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04期
2 张和龙;;建构独树一帜的现实主义美学范式——奥尔巴赫《摹仿论》评析[J];外国文学;2008年04期
3 布雷顿·波尔卡;冯韵文;;真理和隐喻:作为哲学和文学实践的解释[J];第欧根尼;1990年01期
4 瓦·皮库尔 ,张冰;俄国水银王[J];苏联文学联刊;1991年04期
5 ;烟雾人生 关于奥尔巴赫的一段传奇[J];体育世界(扣篮);2011年22期
6 于雷;;西方文论关键词 摹仿[J];外国文学;2012年01期
7 悠悠;永不消逝的记忆[J];当代体育;2005年38期
8 甜李子;北极光;;退场[J];当代体育;2006年48期
9 王霄飞;从两篇文章看近30年来美国流行文化研究的发展[J];世界历史;2003年04期
10 王华;兰尼·威尔肯斯——超越奥尔巴赫[J];当代体育;2000年2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旭;二战后英国写实艺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琛璐;以弗兰克·奥尔巴赫为例论油画创作中“雕塑性”的审美成因与独特表达形式[D];山东大学;2014年
2 刘岑;语文学与人文主义[D];南京大学;2011年
3 陈永学;个体语汇的网络识别初探[D];云南艺术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2868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868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