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论王尔德童话中唯美的死亡

发布时间:2020-11-17 00:17
   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家,他在文学史上一直享有盛名。他的两部童话集《快乐王子与其他故事集》和《石榴之家》一直被视为展现其唯美主义形式的典范。随着对王尔德童话认识的加深,已有研究者从王尔德唯美主义理论与创作的关系出发,阐述唯美主义的艺术观与童话这一特殊文体之间的关系。也有研究者从童话写作的方式结构入手,比较了王尔德的童话与传统童话的差异。但鲜有学者针对王尔德童话中唯美的死亡进行系统的研究和阐述。因此,本文拟从在王尔德童话中反复出现的唯美的死亡这一角度切入,分别从儿童和成人的视角解读王尔德的童话,分析他的充满唯美死亡的“另类的既是写给儿童也是写给成人的童话”。 本文首先对王尔德童话中唯美的死亡进行梳理,将其归为三大类:为爱而亡,取义成仁和意外之死。其次,分别从儿童和成人的视角出发,解读王尔德的童话中唯美的死亡的意义与内涵。 从儿童的视角来分析,王尔德在童话中对死亡唯美的描述可以让他们减弱对死亡的恐惧,正确地接受死亡的概念。而且王尔德在童话中还植入了基督这一儿童易于接受的形象。通过分析作为非基督教徒的王尔德为何在其童话中大量使用基督的原型或主人公们的死亡充满基督色彩的描述,可以发现作者是想用仁爱、善良、宽容、无私等等这些基督教义来让孩子们了解到爱是人间最美好的东西,它可以净化灵魂,而净化的灵魂则会进入无忧的殿堂获得永生。 从成人的视角来看,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是唯美死亡,是其唯美主义思想在创造中的一种实践。本文将童话中的死亡和的“艺术除了表现它自身之外,不表现任何东西”、“生活模仿艺术远胜于艺术模仿生活”以及“艺术应当远离生活”这三个唯美主义艺术观点相结合,论述了美而不真实的死亡反映了艺术的独立性;理想的死亡突出了艺术的创造性和对生活的指导性;而艺术乌托邦反映的则是王尔德试图在他的艺术作品中建立一个脱离现实的艺术世界,在那里艺术家的自我得以强化和重建。艺术为艺术家提供了一种最高品质的生存空间。正如王尔德所说“谎言是有意识的掩盖真相,与现实保持距离,它更能得到艺术的精髓”。实际上,王尔德试图建立艺术乌托邦的意义也不在于现实层面的实际操作,不在于它是否能得以实现,而在于它对思想壁垒的挑战,对思维局限的超越。王尔德通过童话中唯美的死亡来表达自己的唯美主义艺术观和人生观。 再次,本文从颓废主义和唯美主义这两股文学思潮以及王尔德所处的社会、民族和家庭背景对其的影响分析了王尔德童话独特的唯美的死亡观的形成。 总之,通过对童话中唯美的死亡的探讨和研究,希望能进一步呈现出王尔德童话的丰富内涵。童话中对死亡的描述既能满足稚拙而富有想象力的儿童的心理需求,又能触动饱尝人生经历的成年人的心境;体现了王尔德对终极美的追寻,对唯美主义思想的不断实践。在儿童受到无微不至的呵护,儿童的教育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今天,我们期待能有更多的儿童喜爱的“成人文学”兼成人喜爱的“儿童文学”的问世。
【学位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I561
【文章目录】: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English Version)
Abstract (Chinese Version)
Content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Oscar Wilde and his fairy tales
    1.2. Studies on Wilde's fairy tales abroad
    1.3. Studies on Wilde's fairy tales at home
    1.4. Originality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The Categories of Death in Wilde's Fairy Tales
    2.1. Heroes who die of love
    2.2. Heroes who die of kindness
    2.3. Heroes who die unexpectedly
Chapter Three The Connotations of Death in Wilde's Fairy Tales
    3.1. Love---the connotation of death in children's eyes
        3.1.1. Children's correct acceptance of death through the aesthetic death
        3.1.2. The adoption of Christ's love and salvation
    3.2. The practice of aestheticism--- the connotation of death in adults' eyes
        3.2.1. Wilde's aestheticism
        3.2.2. "Art never expresses anything but itself" --- the beautiful untrue death
        3.2.3. "Life imitates art" ---he ideal death
        3.2.4. "Art should alienate from life" --- the art utopia
    3.3 Wilde's idea of aesthetic death
Chapter Four The Root of the Aesthetic Deaths in Wilde's Fairy Tales
    4.1 The impact of two literary trends
        4.1.1. Decadence
        4.1.2. Aestheticism
    4.2 The influence of society and his family
        4.2.1. The Victorian social background
        4.2.2. Wilde's family experience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Works Cited
Publications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竹筠;以艺术的精神看待生命──谈王尔德的童话美[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S1期

2 张婷;;王尔德童话的宗教原型解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年01期

3 吴学平;国内王尔德研究述评[J];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01期

4 张介明;当代西方的王尔德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4期

5 张莉,刘晓茜;清醒的扑火飞蛾——从《夜莺与蔷薇》看王尔德的矛盾性[J];中州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蓓;死亡在儿童文学作品中的表现[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868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8868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2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