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俄侨作家别列列申的中国情结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2 18:16
  本文以俄罗斯侨民作家别列列申中国主题的创作和译诗为切入点,分析别列列中的中国情结。一方面,别列列中在中国生活几十年,他对中国的风土人情、山川景物逐渐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到喜爱。他学习汉语,熟知中国文化,热爱中国艺术和文学艺术,结交了很多中国朋友,并且到各地游走,把自己的感受写成诗作,其作品中包含了大量中国元素的描写,中国不仅是他诗歌创作灵感的发源地,同时也是他诗歌创作的沃土。中国的悠久历史、名胜古迹、风土习俗都成了别列列申诗歌创作的对象和源泉。另一方面,别列列申在大学里开始学习中文,热衷于翻译唐诗。别列列不仅翻译了李白、王维、欧阳修、贺知章、王之涣、鲁迅的诗,还翻译了《木兰辞》、白居易的《琵琶行》和屈原的《离骚》,大部分收录在其翻译的诗歌集《团扇歌》中,此外,他还翻译了《离骚》和《道德经》。通过对其中国主题作品和译诗的分析,我们发现:作为俄侨中的特殊成员,别列列申对中国文化不仅是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上,而是理解并直接接受了中国文化。不论是与哈尔滨俄侨,还是与旅居巴黎的俄侨相比,别列列申在其文学创作中体现的不是对“异语情调”的追求,更多的是对第二祖国的热爱和想念。别列列申翻译了大量的中国古...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俄文摘要
中文摘要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期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言文翻译五种易错类型[J]. 夏熔亮.  语文天地. 2010(08)
[2]别列列申的中国情结和诗意表达[J]. 王亚民.  中国俄语教学. 2008(02)
[3]20世纪南半球最优秀的俄语诗人——瓦列里·别列列申[J]. 张永祥.  俄罗斯文艺. 2005(04)
[4]哈尔滨的俄罗斯侨民文学——以阿恰伊尔和佩列列申为中心[J]. 王亚民.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5]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有机构成[J]. 刘文飞.  外国文学评论. 2003(03)
[6]在漂泊中吟唱——俄罗斯侨民诗选《松花江晨曲》[J]. 谷羽.  俄罗斯文艺. 2002(06)
[7]涅斯梅洛夫和他的诗[J]. 顾蕴璞.  俄罗斯文艺. 2002(06)
[8]值得关注的文学——读《兴安岭奏鸣曲》的一点印象[J]. 石国雄.  俄罗斯文艺. 2002(06)
[9]汇滴水成江河——评刁绍华教授的《中国(哈尔滨—上海)俄侨作家文献存目》[J]. 李萌.  俄罗斯文艺. 2002(06)
[10]中国大地哺育的俄罗斯诗人:瓦列里·彼列列申[J]. 刁绍华.  求是学刊. 2001(01)



本文编号:29130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9130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4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