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论视野:一条文学研究的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1-01-03 01:16
当代生活世界的文学审美和消费显示出与此前时代文学现象不同的意义品质,这种意义品质要求我们从交往论的视野来探寻其合理性维度,明晰其价值指向。借助哈贝马斯前期对于文学公共领域的探讨和后期"戏剧行为"的言语交往活动的阐述,可以将文学交往的内涵明晰为:平等主体之间以文学为媒介,在语感形式的共契、情感的共鸣、意义的共识三个层面达成的交往型意义活动。当代生活中的文学交往在日常消费的审美活动中完成了主体之间的理解和共契,为克服现代性分裂的"解分化"路径打开了一个可能维度。
【文章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01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文学公共领域:文学交往的空间基础
二、“戏剧行为”:文学介入主体交往的言语行为通道
三、交往论视野下当代生活世界的文学交往范式和内涵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学消费主义与现代性生活范式[J]. 李胜清. 中国文学研究. 2018(01)
[2]论前卫艺术的哲学感——以“物”为核心[J]. 吴兴明. 文艺研究. 2014(01)
[3]文学的“假死”与“复活”[J]. 北村. 文学界(专辑版). 2013(05)
[4]文艺研究如何走向主体间性?——主体间性讨论中的越界、含混及其他[J]. 吴兴明. 文艺研究. 2009(01)
[5]文学公共领域的理想类型与应然品格[J]. 陶东风. 东方丛刊. 2008(04)
[6]文学的终结和蝶化[J]. 朱大可. 文艺争鸣. 2008(01)
本文编号:2954020
【文章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01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文学公共领域:文学交往的空间基础
二、“戏剧行为”:文学介入主体交往的言语行为通道
三、交往论视野下当代生活世界的文学交往范式和内涵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学消费主义与现代性生活范式[J]. 李胜清. 中国文学研究. 2018(01)
[2]论前卫艺术的哲学感——以“物”为核心[J]. 吴兴明. 文艺研究. 2014(01)
[3]文学的“假死”与“复活”[J]. 北村. 文学界(专辑版). 2013(05)
[4]文艺研究如何走向主体间性?——主体间性讨论中的越界、含混及其他[J]. 吴兴明. 文艺研究. 2009(01)
[5]文学公共领域的理想类型与应然品格[J]. 陶东风. 东方丛刊. 2008(04)
[6]文学的终结和蝶化[J]. 朱大可. 文艺争鸣. 2008(01)
本文编号:2954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954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