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雷蒙德·威廉斯对文化研究的贡献
发布时间:2021-01-03 02:39
随着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和准学科化,雷蒙德?威廉斯的名字逐渐成为一个常用名词,成为英国早期文化研究的代称。作为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威廉斯对文化研究的兴起和发展所做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他在文化研究学科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但是,从国内起步尚晚的文化研究思潮来看,威廉斯仍然处于研究的边缘地位,国内学术界对威廉斯的文化思想仍然处于一种模棱两可的认识状态。针对此状况,本论文在大量收集威廉斯一手资料和国内外的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文本细读法、现代解释学和比较文化学的方法对威廉斯的文化思想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解读,阐述了他对文化研究学科的理论贡献。威廉斯“文化是生活方式”的定义打破了传统的精英文化观念,把日常生活纳入了文化的范畴,也让生活中男男女女的实践和经验有了文化的意味,这为文化研究开辟了广阔的用武之地,也开创了文化研究的文化主义范式之先河,也使得文化研究具有浓厚的平民色彩和社会关怀的倾向。同时,威廉斯深刻地指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形成过程,揭示了文化背后权力选择的复杂性,这对以后文化研究重视分析文化现象的权力关系不无深刻的影响。同时,威廉斯的文化思想也是与时俱...
【文章来源】: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雷蒙德?威廉斯的生平及著作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文化的革命性定义
(一) 文化意义明确的过程
1、文化-文明传统的新阐释
2、文化意涵的最终确定
(二) 新定义的意义
1、威廉斯对精英主义的超越
2、为大众文化正名
3、为工人阶级文化赢得地位
4、开创文化主义范式
二、文化过程论
(一) 文化是过程,是经验
(二) 文化的选择性
(三) 文化发展论:主导文化、残余文化和新兴文化
(四) 如何进行文化分析:感觉结构论
三、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一) 否定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模式
1、决定
2、上层建筑
3、经济基础
(二) 霸权理论
(三) 文化唯物主义
(四) 共同文化的构想
四、传播与文化
(一) 传播技术与文化
(二) 威廉斯的理想传播模式
(三) 威廉斯论电视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左派评论》与战后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J]. 付德根.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08(01)
[2]文化批评和美学研究中的领导权理论——兼论威廉斯和伊格尔顿对葛兰西领导权理论的接受与发展[J]. 李永新. 文艺理论研究. 2008(02)
[3]文化研究中的阶级轨迹[J]. 陆扬. 社会科学. 2007(11)
[4]雷蒙德·威廉斯唯物主义文化观解析[J]. 乔瑞金,薛稷.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7(03)
[5]从《文化与社会》到《布鲁姆兹伯里派》——解析雷蒙·威廉斯文化研究的五个关键词[J]. 戴一菲. 江淮论坛. 2007(02)
[6]批评范式的嬗变与文化研究的意义[J]. 张大为.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7]“文化研究”再探[J]. 陆扬. 学习与实践. 2007(01)
[8]文化马克思主义和现代文化研究[J]. 道格拉斯·凯尔纳,雷保蕊.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6(05)
[9]一个定义·一种历史——威廉斯对英国文化研究发展史的理论贡献[J]. 金惠敏. 外国文学. 2006(04)
[10]大众文化:新的文化生长点——析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美学观[J]. 亢宁梅. 甘肃社会科学. 2006(04)
本文编号:2954150
【文章来源】: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雷蒙德?威廉斯的生平及著作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文化的革命性定义
(一) 文化意义明确的过程
1、文化-文明传统的新阐释
2、文化意涵的最终确定
(二) 新定义的意义
1、威廉斯对精英主义的超越
2、为大众文化正名
3、为工人阶级文化赢得地位
4、开创文化主义范式
二、文化过程论
(一) 文化是过程,是经验
(二) 文化的选择性
(三) 文化发展论:主导文化、残余文化和新兴文化
(四) 如何进行文化分析:感觉结构论
三、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一) 否定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模式
1、决定
2、上层建筑
3、经济基础
(二) 霸权理论
(三) 文化唯物主义
(四) 共同文化的构想
四、传播与文化
(一) 传播技术与文化
(二) 威廉斯的理想传播模式
(三) 威廉斯论电视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左派评论》与战后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J]. 付德根.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08(01)
[2]文化批评和美学研究中的领导权理论——兼论威廉斯和伊格尔顿对葛兰西领导权理论的接受与发展[J]. 李永新. 文艺理论研究. 2008(02)
[3]文化研究中的阶级轨迹[J]. 陆扬. 社会科学. 2007(11)
[4]雷蒙德·威廉斯唯物主义文化观解析[J]. 乔瑞金,薛稷.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7(03)
[5]从《文化与社会》到《布鲁姆兹伯里派》——解析雷蒙·威廉斯文化研究的五个关键词[J]. 戴一菲. 江淮论坛. 2007(02)
[6]批评范式的嬗变与文化研究的意义[J]. 张大为.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7]“文化研究”再探[J]. 陆扬. 学习与实践. 2007(01)
[8]文化马克思主义和现代文化研究[J]. 道格拉斯·凯尔纳,雷保蕊.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6(05)
[9]一个定义·一种历史——威廉斯对英国文化研究发展史的理论贡献[J]. 金惠敏. 外国文学. 2006(04)
[10]大众文化:新的文化生长点——析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美学观[J]. 亢宁梅. 甘肃社会科学. 2006(04)
本文编号:29541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954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