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谷崎润一郎在中国

发布时间:2021-06-13 23:10
  谷崎润一郎(Junichiru Tanizaki)一生创作颇丰,颇受日本学界关注,近年来,中国的谷崎文学研究也日渐丰富。本论文从谷崎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入手,通过梳理大量的文献资料,研究不同译者笔下的谷崎润一郎,分析在特定的历史境遇中谷崎润一郎在中国的群体接受情况,包括章克标对谷崎文学追求的认同,周作人与谷崎润一郎在散文世界的文学对话。本论文着重研究田汉对谷崎润一郎的创造性接受。在文学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冲突中,田汉坚持着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性选择。谷崎润一郎与中国割舍不断的渊源也引起了我们探索的热情。他先后两次来中国旅行,中国二三十年代混乱的社会现实侵蚀着他的“中国趣味”。本论文详尽分析了谷崎润一郎“中国趣味”的嬗变过程,以及作家对中国的书写策略。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中国现代文坛对谷崎润一郎的翻译和接受
    第一节 留日作家对日本大正文化的群体接受
    第二节 谷崎润一郎在中国主流文坛上的地位
    第三节 不同译者笔下的谷崎润一郎
    第四节 超越译介的异域情感——周作人文学视野中的谷崎润一郎
第二章 谷崎润一郎对中国的书写策略
    第一节 1909(明治四十二年)——1918(大正七年)第一次中国之旅
    第二节 1918年(大正七年)——1926(昭和元年)第二次中国之旅
    第三节 1926(昭和元年)第二次中国之旅——归国之后
第三章 由接受到创造:田汉与谷崎润一郎
    第一节 谷崎润一郎——为田汉送来艺术的福音
    第二节 从缔结友谊到电影创作
    第三节 田汉对谷崎润一郎的选择性受容
    第四节 田汉对谷崎文学的反思与评价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对狮吼社的影响[J]. 张能泉.  日本学论坛. 2008(02)
[2]白薇对日本唯美派的接受与超越[J]. 曾真.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8(03)
[3]谷崎润一郎《文身》中的成年礼原型[J]. 史永霞.  日本研究. 2008(02)
[4]中国现代文坛对谷崎润一郎的翻译与接受[J]. 张能泉.  日本学论坛. 2007(04)
[5]谷崎润一郎的译介在中国——以《细雪》为例[J]. 于桂玲.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7(02)
[6]论谷崎润一郎的中国观[J]. 陈云哲.  文艺争鸣. 2006(05)
[7]唯美主义:谷崎润一郎的文学世界[J]. 赵仲明.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9)
[8]麒麟形象考述[J]. 陶立莉.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6(02)
[9]异域之美的接受者——论田汉与谷崎润一郎的关系[J]. 张能泉.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6(02)
[10]谷崎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中心[J]. 曾真.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1)

硕士论文
[1]谷崎润一郎在中国的译介[D]. 蔡榕滨.福建师范大学 2008
[2]谷崎润一郎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D]. 崔玮玮.东北师范大学 2007
[3]谷崎润一郎小说《春琴抄》的阴翳之美[D]. 丁敏华.北京语言大学 2006
[4]谷崎润一郎“东洋回归”之路[D]. 戚江虹.华东师范大学 2006
[5]谷崎润一郎的唯美世界[D]. 齐珮.吉林大学 2004
[6]中期谷崎文学的变化和统一[D]. 付丹丹.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4
[7]谷崎润一郎唯美主义文学论[D]. 曾真.湘潭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285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2285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0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