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诗学:毕肖普的《地理学之三》
发布时间:2021-07-18 09:53
《地理学之三》是美国著名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于创作晚期书写的经典诗集。作品中,毕肖普刻画了面貌各异的"他者"意象。本文旨在透过德里达的"他者"伦理学视角解读诗人在作品中面对"他者"的呼唤如何进行真诚的回应,并展现毕肖普对"他者"的伦理担当,以揭示其作品蕴含的伦理学维度。
【文章来源】:国外文学. 201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在候诊室里》遭遇“他者”:非洲黑女人
二、《克鲁索在英格兰》中的“他者”:逝去的爱
三、《麋鹿》与《粉红色的狗》:又一类“他者”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用视觉去思考”——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的视觉艺术[J]. 吴远林. 外国文学. 2015(05)
[2]奇幻之旅:毕肖普旅行地理学中的海洋景观[J]. 米家路. 国外文学. 2013(04)
[3]回忆与方位·历史与现实·性别意识与身份认同——毕晓普《地理之三》的一种解读[J]. 张跃军. 国外文学. 2013(02)
[4]另一种修辞:不动声色的内心决斗——论伊丽莎白·毕晓普的诗歌艺术[J]. 李佩仑. 外国文学评论. 2009(02)
[5]毕肖普的“水”诗歌:认知、记忆与“否定的感知力”[J]. 殷晓芳. 国外文学. 2009(01)
本文编号:3289342
【文章来源】:国外文学. 201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在候诊室里》遭遇“他者”:非洲黑女人
二、《克鲁索在英格兰》中的“他者”:逝去的爱
三、《麋鹿》与《粉红色的狗》:又一类“他者”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用视觉去思考”——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的视觉艺术[J]. 吴远林. 外国文学. 2015(05)
[2]奇幻之旅:毕肖普旅行地理学中的海洋景观[J]. 米家路. 国外文学. 2013(04)
[3]回忆与方位·历史与现实·性别意识与身份认同——毕晓普《地理之三》的一种解读[J]. 张跃军. 国外文学. 2013(02)
[4]另一种修辞:不动声色的内心决斗——论伊丽莎白·毕晓普的诗歌艺术[J]. 李佩仑. 外国文学评论. 2009(02)
[5]毕肖普的“水”诗歌:认知、记忆与“否定的感知力”[J]. 殷晓芳. 国外文学. 2009(01)
本文编号:32893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289342.html